教育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驱动作用。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教育阶段是每个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始终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习惯于采取理论说教和大量习题演练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国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获取了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人才的培养应当是综合性、全面的培养,单一且刻板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和综合性能力。将生活情境充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以更具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带给学生除数学知识以外的更多拓展性的技能。教师应当以这种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找到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高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同时,汲取更多有利于培育核心素养的知识和技能。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导入环节
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关系到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真正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系统性探究。在对教学导入环节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探索生活情境的创设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尽量选择趣味性的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互动实践中,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创设新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并且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化场景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尽量选择趣味性的生活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如“市动物园现在想要扩建一个熊猫馆,设计师觉得长方体形状的熊猫馆更好,但是怎样对熊猫馆的墙壁进行粉刷呢?如何才能确定熊猫馆墙壁粉刷的面积呢?如果是你应该会怎样去做呢?”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立体化的熊猫馆建筑结构图,然后让学生对需要粉刷的长方体墙壁进行确定,以生活情境和卡通动画结合的方式导入长方体表面积方面的数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和分析。同时在教学导入环节探索生活情境的合理化应用和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保持相对积极的状态。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融入课堂讲解环节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数学内容创设与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形象化的感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有效性。在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分析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然后根据教学改革的需求对生活情境进行系统的创设,以创设趣味生活情境启发学生有效学习和深度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微课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微课中导入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导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盐水配置和糖水配置的情景,并以动态化小实验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观察盐水配置中百分数和糖水配置中百分数,然后结合生活情境在微课中设置数学建模的模式,通过指导学生构建百分数的模型对糖水中糖和水的比重、盐水中盐和水的比重进行分析,对浓度百分数作出直观、系统的判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以具体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的解析与生活情境的创设紧密融合,构建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空间,进一步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思考和分析,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教学指导体系,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三、生活情境教学法融入课后巩固环节
以生活情境教学为基础丰富课后巩固素材,增强课后巩固训练指导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凸显生活情境创设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夯实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基础。具体分析,在对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习题巩固训练的角度挖掘生活元素,依托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探究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乘法”方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巩固训练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认识,教师可以依托生活元素为学生展示生活场景类型的数学训练题,让学生在课后可以从角色扮演的角度感知生活情境中乘法知识的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小组角色扮演类的生活情景任务,如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商店老板和商店购物人员,然后从商店购物人员的角度按照教师提供的物品购买素材和物品购买信息,运用课堂中所学的乘法知识,分析乘法知识的实践应用,引导学生结合乘法运算知识感知生活化问题的处理方法。
四、结语
总之,生活情境在教学中的高效应用能够规避传统教学、应试教学等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多种有效方法使用生活情境展开全面的教学研究并深入开展教学,使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由此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从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其后续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虎年.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22(13):59-61.
[2]杜冰.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