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开展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大部分的工作量,也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步入了青春期,在信息化的今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他们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意志品质不够强大,特别是分辨是非的能力亟待提高;很多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和团队意识比较薄弱……这都会给新时期的班主任与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也使班级德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班主任结合新时期的德育教育要求,耐心而又智慧地开展工作,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的举措,提高班级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不足
1.教育理念落后陈旧
认知决定行为,因大部分班主任执着于自身颇有成效的管理经验,认为初中生应严格管教,束缚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养成以学习为主的发展思维,所以导致德育管理活动趋于形式,成效不显著。同时,部分班主任缺乏对立德树人的理念,所以德育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偏差。从教学现状来看,班主任通常会根据学生的成绩给其贴标签,在“有色眼镜”观察下,是无法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在德育管理中的,这也是教育理念落后所造成的影响。
2.德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德育管理并不是单靠学校,还需要家长和学生的参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学生性格的好坏,然而家校合作德育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班主任只关注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家长不积极配合等。当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家长不给予支持和协助,就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缓慢。因此,若班主任未能充分利用家庭德育资源、各科教师德育教育资源和社会德育教育资源,就会导致德育管理工作事倍功半。
3.终生学习意识的缺乏
立德树人要求每个教师规范自身素质和职业素养,向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起到示范性作用。若班主任缺乏终身学习意识,也无法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工作职责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如果班主任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按部就班开展德育管理,就会导致管理出现明显的滞后性,影响立德树人与德育管理工作的融合,最终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4.德育管理方法单一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下,学生可以接收外界信息,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其眼界更广阔,思想更为复杂和成熟。同时,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华,具有自主思想、情感发展、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面对班主任传统、单一的管理形式,常与班主任站对立面,这并不利于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班主任带班时根据自身掌握的技能无法应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问题,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尤其是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班主任。
二、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落实初中阶段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新时期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意味着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根据新时期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要求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特别是要针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来推进。具体来说,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推进:
1. 不断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充满很强艺术性的工作,因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状况因材施教。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中积累经验,也需要给班主任提供有利于其成长进步的平台,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并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重视德育工作,要把德育教育放到和文化课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重视对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管理,通过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会议、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等形式来给班主任提供提升的机会。特别是要通过给班主任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来不断提升班主任的视野;鼓励班主任多读书,特别是关于教育管理艺术的书籍,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当然,也要给班主任提供学习、提升的环境,如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素质赛等形式来互通有无,这样在良好的氛围中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2. 发挥班主任有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者,也是班级发展的灵魂,班级工作要想有序、有效的推进,必须要重视班主任的有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的影响,把德育工作做到实处。
教育工作是一项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任务的工作,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在立德树人大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定要务实推进,坚决避免“务虚”。这需要班主任结合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于初中生的现实身心特点,多想办法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既要关注日常班级各项工作中落实德育要求,更要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上进的班级氛围,积极走进学生,特别是重视和学生心灵的沟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知音”,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人生导师的作用,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教育效果。
3. 主动交流、学习,不断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能力。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事无巨细的,且班级工作还具有偶发性的特点,这意味着班主任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需要班主任既要有智慧,也要有经验,而经验和智慧的取得既需要平时的积累,更需要教师的主动学习。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既需要及时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防患于未然,这比“亡羊补牢”式解决问题有效得多。
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有学习意识,善于“借力”,虚心地向周边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在和学生交流、管理中的方法和艺术;向优秀的班主任学习,学习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前瞻性、实效性。当然,也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人”,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班级德育工作的效果,这对于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会是很好的借鉴,也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总结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教师教育之根本,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思想,对德育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开辟一条新型的德育教育道路。通过加强德育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丰富初中生德育管理方法、积极与家长合作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落实德育管理,可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吉良新时代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8,10.
[2]陈芸浅谈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创新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