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财务"背景下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现状分析及创新路径

李雪

中共黑龙江省委行政事务保障中心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形式,由于事业单位发展期间产生的信息数据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在这种发展环境中如何对财务数据进行准确、细致分析,将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真实反映出来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大数据+财务”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期间也应做到与时俱进,注重发展变革,在原来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革新,以此提升财会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 大数据+财务;事业单位;财会改革创新
DOI:10.12721/ccn.2023.1577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财务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事业单位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也关系到未来阶段的发展运营,可以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全面收集、分析与处理,为单位各项决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方法和理念革新,应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现状,积极探索财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确保能够实现对各类信息数据的高效处理,进行事业单位信息的准确披露,切实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经营效益。
1.“大数据+财务”背景下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现状分析
1.1业财融合不充分
事业单位财会改革期间,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还存在业财融合不充分的情况,虽然运用了大数据技术促进了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传递,但是对于各项业务内容的交流还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利用财务信息为业务活动决策的制定提供各类信息数据,缺乏对各项业务的正确指引。存在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分离的情况,两个部门相对独立,部门内部工作开展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能为预算工作开展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数据,需要重新进行数据甄别与筛选,导致重复作业,不利于财会工作快速完成。
1.2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作业内容比较多,要想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分析,还需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协同作业实现财务风险的准确预测与分析。从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运用的方式方法也较为落后,影响工作开展效果,不能为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提供助力,无法将风险预警体系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财务人员认识不充分、调研不全面和事业单位内部职责不清晰有关,在出现风险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无法实现对风险问题的及时处理,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产生较大损失。
1.3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待提升
“大数据+财务”背景下,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开展要求更为严格,相关工作者需要在充分了解财会最新制度和政策的同时,也应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财会技能和大数据知识,明确财会改革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部分财会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不清晰,对于财会改革创新的重视度不足,不注重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不能为财会工作改革创新提供基础动力,无法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及时运用。而且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实施激励机制,导致财会人员的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出现业务素养不达标的情况,不利于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新模式的有效构建。
2.“大数据+财务”背景下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的创新路径
2.1注重业财的深化融合
要想促进财会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先要转变传统思想理念,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思维,将大数据技术全面渗透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开展中,通过思想上的更新带动财会变革。要充分了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环境、特点,确定具体工作内容,应打破传统思想层面束缚,从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好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二者的融合路径,利用财务信息为业务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要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业财融合,为单位财会改革创新打下基础。
2.2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将大数据应用到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中有助于财务风险规避,以大数据为支撑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对事业单位内部环境与外部形势展开综合分析,从内外部两个方面了解单位内部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财务风险的分析辨别需以数据为支撑,在风险验证期间,可运用大数据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调查,从大数据中验证财务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风险类型及影响程度,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应对。通过大数据进行风险验证后,需结合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指标展开针对性风险甄别。完成风险甄别后,需依托财务数据仓库或信息系统,将事业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整合,以潜在风险指标为线索,进行数据关联分析,根据数据关联审核结果,将单项风险问题相关的一系列数据整合到一起,运用大数据分析关联数据之间存在的隐藏风险,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问题。
2.3建设专业能力强的优秀队伍
为实现大数据技术与财务工作充分结合,促进财会工作改革创新,还应从人员方面入手,注重专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建设专业能力强、业务素养高的优秀队伍,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的方式来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根据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开展新要求对人才招聘和培养机制进行改进与革新,要求财会人员在具有扎实财会基础的同时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在招聘环节就需要考虑到人才的综合能力。其次,对现有财会人员进行持续教育,根据“大数据+财务”模式中财会工作的开展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注重理论实践结合,强化财会人员的技术能力。另外,还应建立专门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的方式充分调动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工作开展质量与他们的薪资、福利相挂钩,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财会改革创新发展当中。
结语:事业单位在现代化发展建设中构建“大数据+财务”模式,对传统财会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革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在实际进行财会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业财融合不充分、风险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明确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的创新路径,实现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有效融入,并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财会改革创新打下良好基础,使事业单位能够快速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蒋叶璐.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趋势与路径[J].投资与创业,2022,33(02):104-106.
[2]谢陵.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会计变革的影响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06):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