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分析

李玲珠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34000

摘要:
关键词: 肢体语言沟通;个性化护理;小儿;护理依从性;不良事件;一次穿刺成功率
DOI:10.12428/hlyjzz2025.08.040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年龄较小儿童患病后,护理人员在对其实施护理时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患儿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均较低、内心较敏感、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易产生恐惧心理、对躯体疼痛感及不适症状承受能力较差、不懂得情绪控制与行为管理等,进而影响护理措施有效实施,甚至部分患儿还会产生拔针、呛咳等各种不良行为或症状,对患儿人身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既往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譬如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语言安抚等,但此类护理措施较常规,患儿对其接受度、配合度均较低,影响护理质量。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小患儿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患儿对其接受度、理解能力较高,进而可有效改善患儿情绪状态与配合度,促使护理措施可高效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24年8月-2025年1月接收124例年龄较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男29例,女33例,平均年龄(3.12±0.54)岁;实验组男28例,女34例,平均年龄(3.09±0.53)岁,两组患儿基础信息相近,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a、年龄不超过5岁患儿;b、生命体征稳定患儿;c、个人资料符合研究要求患儿。 排除标准:a、听觉、视觉功能障碍患儿;b、精神异常患儿。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实施用药护理、卫生护理并在此中进行语言安抚。

实验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1)护理人员在见到患儿时主动与其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面带微笑、语气温和、温柔等,通过半蹲、下蹲、弯腰等方式与患儿保持同一高度,若患儿对工作服有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可及时脱掉工作服,促使患儿降低心理恐惧感与防备心。(2)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眼神交流并保障眼中充满爱意,了解患儿性格并结合其年龄具体评估,可通过表情逗趣患儿,促进其情绪状态改善。密切观察患儿情绪状态,可通过握手、拥抱、拍背等方式安抚患儿,促使其情绪状态改善。(3)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症状观察力度并保障动作合理性,譬如在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烧症状时,可先用手摸、额头接触等方式了解,便于增加与患儿亲近感;在引导患儿张口时,护理人员先张口,引导患儿模仿,并通过竖大拇指、眼神示意、点头的方式对患儿具体鼓励。(4)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沟通并通过做小游戏、讲故事、引导患儿讲述观看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并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促使护理措施高效实施。(5)患儿可能因病房环境致使其产生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不仅需充分保障病房环境清洁性、质量性,合理设定温湿度、灯光并及时通风,还需及时在病房内张贴趣味海报、放置玩具、卡通贴纸、漫画等,促使患儿情绪状态改善。(6)护理人员对患儿加强风险评估,针对频繁吐奶、有呛奶风险患儿,护理人员及时引导患儿保持侧卧位,并引导家属加强观察力度告知合理控制日常进食量、喂奶后照护措施等;针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人员引导患儿保持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顺畅,若需接受雾化治疗时,及时通过语言、动作演示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思想建设并加强对其鼓励力度,提高患儿配合度;针对需注射用药患儿,护理人员不断对患儿夸赞与鼓励,并通过小奖品鼓励患儿积极配合,告知哭闹及其他不良行为危害性。(7)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反应、表情变化、行为动作等并及时分析,制定相应护理措施,譬如当患儿躯体疼痛时,护理人员及时眼神、语言安抚并通过轻柔触摸的方式缓解其疼痛感;若患儿排便不畅较难受时,护理人员可及时通过帮助患儿腹部按摩,帮助其排便。(8)临床中,通常患儿用药配合度较低,对此,护理人员先以患儿可接受等方式告知药物的作用性并询问患儿是否想快点恢复身体、随意玩耍等,以此刺激患儿;其后通过卡通动画、医护人员与家属鼓励等方式提高患儿配合度;护理人员积极为患儿设定小奖品,不断激发患儿;护理人员还对患儿进行具体用药过程中行为动作演示,促使患儿积极配合用药。(9)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病症、年龄等评估患儿可能产生不良行为、反应等,告知家属不良行为、反应的危害性及对应预防措施,引导家属加强对其重视度并积极配合临床护理。

观察指标

护理依从性: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在临床护理中各项护理措施实施时患儿配合性、行为、情绪状态等评价护理依从性,其分为完全依从、依从、不依从。

不良事件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包含穿刺部位鼓包、呕吐、插管不当、哭闹。详细统计一次穿刺成功人数。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依从性

实验组护理依从性更高,P<0.05。(如表1示)。

表1 对比护理依从性(n,%)

a1600568-cdaa-4d1e-bbd6-b0785a628c7b.png2.2 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2示)。

表2 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n,%)

f623547f-4d6d-4d2b-91af-66fec6ed62df.png3 讨论

护理人员在对年龄较小患儿实施护理时,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其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及配合性等均较差,进而影响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在进行护理质量改善过程中,为保证护理措施可高效实施并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儿观察力度并全面分析其思维模式、心理与情感需求、行为习惯、注意力等并以此制定护理措施,促使患儿可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性、效率性及安全性等均明显提升,避免其产生不良症状。

护理人员在进行本次患儿护理时,先主动与患儿沟通并保持良好沟通方式、沟通技巧,与患儿保持同一高度交流,有助于充分拉近与患儿距离,提高患儿对护理人员接受度,促使后续护理措施可高效落实。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及时脱掉工作服,可降低患儿内心恐惧感,改善情绪状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眼神沟通并通过表情、肢体接触等多种方式改善患儿情绪状态,不仅可促使患儿情绪状态改善,还可与患儿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可再次保障护理措施顺利实施[1]。在对患儿进行症状观察与护理时,护理人员充分考量患儿心理诉求并通过肢体接触、动作引导等方式鼓励患儿积极配合,避免直接使用相关检测工具,不仅可促使患儿情绪稳定,还可及时采取相应改善措施,避免患儿症状加剧。在进行临床穿刺、用药、检查等护理时,患儿通常会产生恐惧心理、抗拒行为等,对此护理人员及时通过多种方式转移注意力,有助于促使各项护理措施高效实施并避免患儿产生不良症状[2]。患儿通常对陌生环境易产生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结合患儿年龄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并保障病房护理措施满足患儿身心需求,可高效改善其情绪状态,促进后续护理配合性明显提升[3]。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可能会存在各种风险,对此护理人员及时评估并制定对应预防、改善措施,加强对患儿鼓励力度,有助于降低不良症状或事件发生率,减少对患儿不良影响,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在对年龄较小患儿实施护理时,由于患儿表达能力较差,导致护理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判断患儿具体症状,影响护理措施实施[4-5]。对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观察力度并结合其病症、饮食状况、排便状况等分析患儿可能产生不良症状,进而采取相应护理改善措施,可高效缓解患儿症状,促进身体恢复效率明显提升[6-7]。临床中患儿通常对用药配合度较低,对此护理人员及时分析患儿心理并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励患儿、以患儿可接受等方式对其健康知识讲述,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具体动作演绎,可提高患儿配合度,促进护理措施高效实施[8]。在对患儿实施护理过程中,家属配合性尤为重要,对此护理人员及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讲述及风险评估、预防与改善措施指导等,促使家属加强对其重视度并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促进患儿病症可进一步高效改善[9]。因此,在本次研究中,经,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经常规护理患儿,各项对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表明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幼儿护理中价值性。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护理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使护理质量、效率及安全性等均明显提升,高效促进患儿病症改善并减少对其不良影响。因此,可推广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促进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秋艳. 小儿护理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201-202.

[2] 韩瑜姣,宋丹.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20,8(21):76-77.

[3] 张妍.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J]. 中外医疗,2020,39(18):117-119.

[4] 吴楠,李萍.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20,7(34):141.

[5] 刘瑞东.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177.

[6] 王立艳.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202.

[7] 陈浪. 个性化护理+肢体语言沟通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31):262-263.

[8] 孟阿静,张杰. 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对其满意度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J]. 妇幼护理,2024,4(14):3342-3344.

[9] 王敏敏. 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的作用[J]. 糖尿病天地,2023,20(10):280-28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