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与优化措施

朱斌1 文勇2 毛凡3

1.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和平村五龙寨里42号,福建 莆田 351144;2.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烈镇石花村1组39号,四川 内江 641103;3. 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施桥镇古津路中海运河丹堤85幢106室 225012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优化措施;工程质量;工程进度
DOI:10.12428/zgjz2025.08.1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提升盈利能力与增强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等挑战,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还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与高质量交付[1]。此外,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与优化措施也在不断演进。因此,深入研究成本控制的方法与优化策略,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5]。本文将从常见成本控制方法、各阶段优化措施、外部因素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成本控制方法

2.1 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预先设定目标成本来实现成本控制。其原理在于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根据市场可接受价格和预期利润倒推产品成本,从而确保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该方法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投标阶段,企业需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市场价格水平确定目标成本,以此为基础编制施工方案和预算[4]。目标成本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前识别潜在的成本风险,并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流程降低成本;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市场信息的依赖程度较高,若市场预测不准确或发生突发变化,可能导致目标成本难以实现。此外,目标成本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若沟通不畅或执行力不足,也可能影响成本控制效果[2][4]

2.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来实现成本控制。其原理是将资源消耗与作业活动联系起来,按照作业动因分配成本,从而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3]。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作业成本法可用于分析各施工环节的成本构成,识别高成本作业和低效作业,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8]。例如,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可将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等作为独立作业,分别核算其成本并分析影响因素。相较于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发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但其局限在于实施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详细分析,增加了管理成本和操作难度[3][8]

3.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各阶段成本控制优化措施

3.1 项目前期预算编制优化

精准的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项目前期阶段,收集准确的数据是确保预算科学性的关键步骤。通过深入分析历史项目数据、市场调研以及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不足导致的预算偏差[1]。此外,合理预估工程量与成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计方案的复杂性、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参考文献[10]指出,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招投标文件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显著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同时,企业应注重对员工开展系统培训,以科学估算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数量、人工成本及设备材料等,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3.2 施工过程材料采购优化

材料采购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其优化措施对整体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供应商的选择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点之一。企业应通过综合对比多家供应商的材料质量与价格,制定内部材料与设备的定额标准,并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7]。其次,把握采购时机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市场材料价格波动的规律,选择适当的采购时间,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此外,减少材料损耗也是优化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9]强调,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以及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显著减少材料浪费,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3.3 施工过程人工费用管理优化

人工费用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并提高其生产效率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关键。企业应根据项目需求科学分解工期,合理安排工序,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充分利用[3]。此外,通过系统培训与激励措施,可以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参考文献[10]指出,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不仅有助于减少返工成本,还能间接降低人工费用的支出。同时,企业应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人员配置,以应对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

3.4 竣工阶段成本核算与审核优化

竣工阶段的成本核算与审核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为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提供可靠依据,而严格的审核流程则有助于发现并纠正潜在的成本问题[4]。科学的核算方法应包括对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风险成本的全面分析,确保所有费用均得到合理记录与分摊。参考文献[9]强调,通过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和优化审核流程,可以有效避免因核算不准确导致的成本失控现象。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反馈与应用,为后续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经验借鉴。

4. 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进度的平衡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控制、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成本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或进度延误,而过分追求质量与进度则可能增加成本。因此,在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优,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目标之一。首先,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低成本投入可能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施工工艺粗糙,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然而,过度追求高质量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其次,成本控制与工程进度同样相互制约。压缩工期可能需要增加人力与资源投入,从而提升成本;反之,过长的工期也会导致间接成本上升。为协调三者关系,应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如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过程监控等,以确保在满足质量与进度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6][8]

5. 外部因素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5.1 政策法规变化影响及应对

政策法规的变化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具有显著影响。例如,环保政策的加强可能导致施工企业在废弃物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增加投入,从而提升项目成本[11]。此外,劳动法规的调整可能直接影响人工费用的支出,如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或社会保险要求的变更。为应对此类影响,施工企业需及时关注政策动态,建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团队或借助第三方咨询机构,以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政策信息[13]。同时,企业应根据政策变化灵活调整成本控制策略,例如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以减少环保合规成本,或通过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此外,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活动,与政府部门保持沟通,也有助于企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从而降低政策变化对成本的不利影响。

5.2 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及应对

市场材料价格的波动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另一大挑战。材料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国际市场变化以及季节性需求波动等[7]。例如,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可能直接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在工期较长的项目中,这种影响更为显著[15]。为应对市场材料价格波动,施工企业可采取多种策略。首先,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的方式锁定材料价格,以规避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其次,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在价格波动期间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供应和价格优惠。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减少材料积压和浪费,从而降低因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材料价格变化,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采购计划,选择最佳采购时机,进一步稳定材料成本[7][15]

6.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发展趋势

6.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代表性的数字化工具,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成本控制模式。BIM技术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整合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全过程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成本的动态监控与精确预测[2]。例如,在项目前期阶段,BIM技术可以辅助进行工程量计算和成本估算,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施工进度与资源消耗的实时模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11]。此外,BIM技术还支持多方协同工作,有助于不同部门之间及时共享成本数据,提升管理效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数字化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实现成本控制的智能化与精细化。

6.2 绿色成本控制理念

绿色成本控制理念强调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融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减少环境污染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避免因追求短期成本降低而忽视长期生态影响[6]。具体而言,绿色成本控制要求在材料选择上优先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同时优化施工工艺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例如,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能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14]。此外,绿色成本控制还注重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如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在实践中,企业需要将绿色理念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确保成本控制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得以实现。这种理念的推广不仅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为建筑企业赢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市场竞争力。

7. 结论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与优化措施,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参考建议。通过研究常见成本控制方法如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分析各阶段成本控制优化措施,以及探讨外部因素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明确了成本控制与企业盈利、行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研究强调了在追求成本最优的过程中,需平衡工程质量与进度,并引入数字化技术和绿色成本控制理念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成本控制不仅是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聚焦于新兴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深度应用,以及如何在全球化和绿色转型背景下完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冠磊.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与优化措施研究[J].中国厨卫,2024,23(6):76-78.

[2]凌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103-103.

[3]郭小哲.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优化研究[J].商业观察,2023,9(13):81-84.

[4]陈晓阳.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新材料·新装饰,2022,4(4):184-186.

[5]冯晓娜.浅谈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四川水泥,2020,(9):221-222.

[6]邢春素.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论述[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22):129-130.

[7]尹立佐.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3,2(23):16-18.

[8]石争荣.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及其控制措施[J].砖瓦,2021,(8):134-134.

[9]麦月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途径[J].地产,2023,(11):85-87.

[10]蒋美幸.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优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3,(23):80-82.

[11]毛晗.建筑施工项目财务控制与成本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4,(8):155-157.

[12]王文龙.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21,(6):268-268.

[13]杨阳;王莉鹏;姜帆;史亚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9-49.

[14]崔方超.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要点刍议[J].门窗,2021,(16):103-104.

[15]谢宏春.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3(33):190-191.

作者简介:朱斌(1989—),男,汉族,福建莆田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