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出口国际快递多渠道比价与时效匹配策略研究 —基于不同品类货物的适配性分析

郭金兰

深圳市易起国际速递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区,518100

摘要:
关键词: 出口国际快递;多渠道比价;时效匹配策略;不同品类货物
DOI:10.12428/zgjz2025.09.2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出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国际贸易逐渐由传统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出口国际快递业务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物流运输方式,正逐步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口国际快递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往往会采取多渠道比价策略,从而达到提升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客户黏性的目的。但是多渠道比价策略必然会导致不同类型货物服务需求的差异性,而不同品类货物服务需求又会对渠道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类型货物中如何选择最优渠道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多渠道比价的理论基础  

产品差异化。出口国际快递渠道的服务质量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产品服务、时效、价格、清关手续、客户满意度等。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服务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但客户满意度会对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价格是影响渠道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渠道选择又会进一步影响服务质量。客户需求。客户需求是多渠道比价策略选择的主要依据,它决定着企业应该在哪些渠道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1]。不同类型货物对时效有不同要求,在渠道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需要在多个渠道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渠道。

二、不同品类货物的特点与需求

敏感品。此类货物指的是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破损、丢失和其他意外情况的货物,比如食品、液体、粉末、电池等。在运输过程中,此类货物应以整件托运的方式进行,在到达目的地后,再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拆包、分装或者重新打包。小件货。该类货物指的是重量不超过50g或长度不超过150 cm的货物,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这类货物需要在发货前进行称重和包装,发货时将其放入符合标准的包装内,再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装箱或封箱。长款、短款。这类货物在到达目的地后需进行拆包和分装[2]

三、出口国际快递多渠道比价模型构建

3.1快递渠道类型与服务特征分析

 从快递业务的发展历程来看,出口国际快递主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邮政包裹和国际小包,主要面向传统外贸企业;第二类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跨境电商业务,如京东国际、苏宁国际等;第三类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第四类是跨境电商业务,如跨境电商包裹和国内电商包裹等。在不同渠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渠道之间的价格竞争会对物流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出口国际快递企业在开展多渠道比价时,需要在考虑客户需求、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本文从价格敏感度角度出发,构建了出口国际快递多渠道比价模型。

3.2多渠道价格构成要素

 出口国际快递渠道价格是指不同渠道价格之和。本文根据不同渠道的服务特征,将出口国际快递渠道价格划分为三类:一是价格敏感型,即客户对物流时效和物流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二是时效敏感型,即客户对物流时效和物流服务质量具有较低的敏感度;三是价格非敏感型,即客户对物流时效和物流服务质量不敏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本文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即根据不同渠道的服务特征,对不同品类货物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在出口国际快递业务开展过程中,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价格敏感度矩阵,从而更好地进行渠道比价[3]

3.3比价模型设计与实现  

根据出口国际快递价格构成要素,本文构建了基于多渠道的出口国际快递比价模型,该模型由价格敏感矩阵和时效敏感矩阵两个子模型构成,其中,价格敏感矩阵采用“价格-时效”二元对数值进行表示,而时效敏感矩阵则采用“价格-时效”三元对数值进行表示。在比价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采用 Python语言进行编程。通过 Python中的Scikit-learn模块计算各渠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价格敏感度矩阵。最后,通过 Matplotlib程序计算出各个渠道的价格敏感度。最终得到出口国际快递多渠道比价模型。

3.4案例数据对比分析

以某快递公司为例,其主要运营模式为“1+N”模式,即通过国际快递渠道将货物从中国内地转运至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在香港或澳门进行清关,并在台湾和澳门进行配送。具体而言,该公司分别通过国际快递渠道和国内快递渠道来承运货物。国际快递渠道主要承运的货物类型为个人物品、普通物品、易碎品等;国内快递渠道主要承运的货物类型为电子产品、服装、鞋子、化妆品等。通过对不同渠道的价格敏感度进行分析可知,对于各类货物,在时效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国际快递渠道所产生的价格优势要明显大于国内快递渠道,即在时效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国际快递渠道的价格优势较大[4]

四、时效匹配策略研究

4.1国际快递服务时效分级

 不同渠道服务时效的差异化会导致不同渠道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同时也会影响到多渠道比价策略。本文以时效为核心指标,将国际快递服务时效分为“常规类”“特快类”和“电商类”三个等级。其中,“常规类”时效为30天以内的所有运输方式服务时效,“特快类”时效为30天至180天的所有运输方式服务时效,“电商类”时效为180天以上的所有运输方式服务时效。另外,对于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上的价格敏感度也会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国际快递企业需要结合不同渠道对客户需求满足程度、客户体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多渠道比价的最优决策。

4.2时效匹配的决策机制

 不同渠道对时效的满足程度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客户体验与需求进行合理匹配。具体来说,渠道在价格弹性空间内,能够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时效的情况下,会考虑采用该渠道;而当价格弹性空间不能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时效时,会考虑其他渠道。另外,为了确保多渠道比价决策的科学合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决策机制。其中,对于“常规类”时效,由出口国际快递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渠道价格、服务质量等因素确定最优组合方案;而对于“特快类”和“电商类”时效,由出口国际快递企业根据渠道价格最优组合方案。

4.3影响时效选择的关键因素  

4.3.1路径与清关时间  

货物的运输路径和清关时间对国际快递服务时效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空运/海运/公路运输在时效方面的差异性较小,其中空运/海运的时效性在4级时效中表现最好;而空运/海运/公路运输在2级时效中表现最好,而在3级时效中表现最差。主要是因为国际快递服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可控性,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时效性和可控性都相对较差,而出口企业对时效性的要求又是越快越好。因此,国际快递服务商应尽可能提供高效的清关、派送等服务,将清关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货物能够快速、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4.3.2物流服务商能力  

不同物流服务商在服务能力上存在差异,无论是航空还是铁路运输,国内快递与国际快递之间均具有较强的适配性,国际快递的时效选择要优先考虑国内快递的时效性;在清关能力方面,国内快递的时效性要高于国际快递;在派送能力方面,国际快递要优于国内快递。所以出口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较强运输能力、清关能力、派送能力和派送网络的物流服务商,以保证货物能够快速、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国际快递服务中表现最好的是航空运输,而最差的则是铁路运输;在时效方面表现最好的是空运/海运,而表现最差的则是铁路运输。

4.3.3客户需求与成本约束:

 不同出口企业对于时效的需求是不一致的,但对于价格和时效要求往往又是有一定矛盾的。在时效方面,时效性要求越高,价格相对越低;而在价格方面,时效性要求越低,价格相对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客户的需求与成本之间存在矛盾。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产品而言,如果选择航空运输,其成本会很高;但如果选择铁路运输,其成本相对较低;但如果选择空运或海运,则其成本会较高。因此出口企业应该在一定时间内衡量不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价格差异性,以确定自身最优的时效选择,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4.4时效匹配优化算法设计

目前,国际快递市场上,常用的时效匹配算法有目标规划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等。但是在本文研究中,由于所涉及到的时效匹配问题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来求解。该算法根据所选商品的属性和时效要求确定不同的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种模拟退货算法来求解最优解。具体来说,针对不同时效需求,结合产品属性和物流服务商能力两个因素来设计一个目标函数,然后利用模拟退货算法来求解最优解。这种基于两个目标函数的模拟退火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避免局部最优;(2)能够找到全局最优解;(3)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自适应调整。

五、不同品类货物的适配性分析

5.1主要出口货物品类划分

除了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这三种常见的出口货物外,其他商品的出口贸易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其中国际快递主要出口的是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这三种货物。国际快递主要以美国为主要消费市场,而我国出口的机械设备和工业产品也主要销往欧洲地区。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出口的消费品和农产品则主要销往美洲地区。另外,国际快递中对于食品、化妆品、纺织品这三种商品的运输时效要求较高,而对于机械设备、工业产品等商品则要求时效相对较低。因此,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国际快递渠道进行运输。

5.2不同品类货物对快递服务的需求特征

对于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这三种货物,国际快递在运输过程中时效要求相对较高。对于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这三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要求时效相对较低。不同品类的货物在运输时效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于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这三种货物,其对时效要求相对较高;对于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这三种货物,其对时效要求相对较低。

5.3多渠道比价与时效匹配的适配性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快递渠道中,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这三种货物对时效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运输时间相对较长,而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这三种货物对时效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运输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从整体上看,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这三种货物不适合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进行运输;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这三种货物由于其本身的属性特点,不适合通过国际快递进行运输;而食品和纺织品这三种货物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特点,对时效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进行运输[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三种货物由于其自身的属性特点和对时效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不适合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进行运输;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和消费品三种货物由于其自身的属性特点和对时效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进行运输;食品和纺织品这三种货物由于其自身的属性特点,对时效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可以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进行运输。另外,由于不同品类货物对快递服务的需求特征不同,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属性特点和需求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渠道,从而选择最优渠道组合策略,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毛雯.国际快递企业大幅投资应对旺季预计中国出口货量大增[N].中国贸易报,2024-09-26(003).

[2]陶荟双,邓方江,李华杰.新疆生鲜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选择[J].北方经贸,2024,(08):119-123.

[3]陶荟双.新疆生鲜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选择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4.

[4]郑伟彬.UPS华南分公司跨境快递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23.

[5]王睿君.D国际快递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2.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