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属于尿失禁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合并咳嗽、打喷嚏、体力消耗的漏尿,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大多数患者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认识不足,针对漏尿存在明显尴尬。相对于就医,大部分患者认为能自行解决,更愿意接受自我管理。通过自我管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状态,确保经康复管理,增强患者的盆底肌肉力量,保证控尿能力增强[1]。
1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患者在对慢性疾病进行应对过程中,对自身治疗情况、心理变化、与照顾人员、医务人员长期合作的内在控制能力。自我管理属于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需要患者对自身疾病症状、功能、心理、生理等方面情况进行监测。且自我管理效果与自我效能存在很大关系,患者主动性、自身能力与自我护理活动效果存在明显关系。
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管理策略
针对31岁到50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包括的自我管理方法为:第一,保证尿液不自主渗漏的行为改变;第二,确保膀胱控制为排空状态下;第三,减少对刺激性排尿饮料的饮用;第四,增加防护垫;第五,增加锻炼,促使盆底肌力增强。社区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情况还提出4方面的生活管理:(1)控制策略。为了避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作带来不良影响,可以应用吸收性产品、收集设备等。(2)限制策略:对可能导致尿液流失的活动、主要情况予以限制。(3)隐藏策略:告知患者在公共场所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情况,也不能让他人知道。(4)调整策略:对液体摄入量、服用的药物、应用设备进行改变,保证患者在日常活动中能主动参与。
3 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管理因素
钟文霞[2]等人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选择96例患者为对象,明确自我健康管理行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医疗费用、严重程度以及自我管理知识水平等因素均与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存在关系,为了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需要按照患者的个性化情况制定康复计划,以促使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得到改善。
3.1 文化程度
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因素为文化程度。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较高,患者对疾病知识度增加,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能在自我管理中主动参与其中。相反的,如果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导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低,对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知识、护理内容无法全面掌握,自我管理水平较低。护理人员需要调查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患者可以在期间主动咨询,充分掌握有关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知识,使自身管理能力增强,保证患者的尿失禁情况改善。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在社区、医院内增加盆底肌训练,为患者日常生活提供干预,使患者在期间能主动应对,保证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升。
3.2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患者认为依靠自身能力能达到一定目标,该因素也影响自我管理效果。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明显,随着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更高。如果患者认为自身控制症状的能力存在,则病情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在这期间也会获得一定激励,从而保证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所以,要为患者行为提供干预,保证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强,形成健康信念,从而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中。
3.3 社会支持
有效的社会支持能满足患者的身心发展需求,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有效,且患者在病情控制方面的积极性提升。要获得良好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自我管理效果,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长期影响,经照顾者的支持,患者自我管理的参与性提升。并且,经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共同对疾病分享、掌握管理经验,也能保证患者疾病控制自信心增强。护理人员在期间需要给予鼓励,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学会对自己的盆底肌训练情况进行监督,提升患者的主动性,确保患者的健康行为准确,随着患者训练依从性提升,对尿失禁的自我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
3.4 情绪管理
慢性疾病的患者大多表现为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期间需要增加情绪管理。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着疾病病程增加,患者的自尊问题严重,很可能发生负面情绪,如:自卑、抑郁等,这种负面情绪会导致患者的疾病控制程度、自我管理水平受到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身心健康都无法保证,无法提升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情况要给予重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调整,提升患者自信心,促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
3.5 文化环境
基于自我管理行为理论分析,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自我管理策略认识相同,但是,也有一些人群的认知不同,导致自我管理行为不同。该情况可能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经历有关,所以,在开展自我管理期间,需要对患者的文化环境予以深度了解。
4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管理措施
4.1 基于理论为自我管理提供指导
自我管理能保证患者主动性提升,在对有关知识、相关技能充分掌握情况下,使患者主动参与其中,提高自身疾病管理能力,保证自我效能增强。基于自我管理理论,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经干预,患者在盆底肌训练中自信心提升,盆底肌训练依从性良好,尿失禁情况得到改善。郝伶俐[3]调查《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评价》,选择160例为对象,经认知行为疗法应用,患者的治疗效率提升,能保证患者盆底功能改善,随着患者尿失禁症状减少,也有利于患者负面情绪的优化。基于理论的自我管理,经患者认知情况分析,可以按照一对一的方式沟通,进行尿失禁原因、症状讲解,保证护理方案的针对性阐述[4]。郜玫[5]等人调查《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护理干预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在选择的6例患者中,经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护理,发现患者的盆底肌电位值增加,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干预良好,临床实际应用价值高。
4.2 基于小组完成自我管理干预
小组干预是设定为不同小组,医务人员为其中的主导人员,定期组织小组之间相互沟通,在其中对自我管理经验分享,保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升。还要求小组参与到膀胱健康课程、自我管理课程中,课后提供音频学习,经小组管理,使患者的尿失禁频率、尿失禁严重程度、受到的困扰都能改善,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内,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开展小组之间的瑜伽训练,该干预方式具备一定可行性,也能保证患者尿失禁频率降低。瑜伽需要在小组环境内完成,期间不需要医疗人员持续监督,经小组人员相互支持教育下完成,在社区内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良好。尤晓凤[6]明确《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经盆底肌训练,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程度改善,有利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且患者因为尿失禁带来的负面情绪也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提升。
4.3 基于互联网为自我管理提供支持
在互联网发展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得到优化。如:产生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程序、网络平台等。经相关应用程序,能为患者介绍尿失禁的有关信息,完成各种类型尿失禁的训练等,且应用程序还存在一定提醒、统计、监测作用。该应用程序中还包括个性化自我管理干预,针对不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提出不同的难度练习方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提升有效。黄丽希[7]明确《个性化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在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对选择的120例患者为对象,经个性化盆底肌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病情改善,能有效提升排尿水平,且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患者康复作用明显。
4.4 基于个体化的自我管理
每个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应用统一的自我管理干预还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所以,对慢性疾病制定针对性干预,对自我管理的增强有效,确保患者的生活方式良好。如:为患者提供3周自我监测干预,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咨询,内容包括液体和咖啡因的摄取、盆底肌快速收缩、排尿频率、便秘处理等,经个性化干预,患者尿失禁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提升。在个性化自我管理中,还需要制定不同健康教育措施,重点为患者讲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面的知识、自我管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指导,保证患者的认知水平提升。庄乾玉[8]明确《早期盆底生物电刺激联合自我康复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92例效果观察》,经选择的92例患者作为对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治疗,经1-2个疗程,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2.5%,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有效。再加上盆底肌群的康复训练,患者盆底肌群活力逐渐恢复,随着损伤的盆底肌群修复,对压力性尿失禁预防也具有重要作用[9]。
5 展望
如今,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还为中等水平,对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详细分析,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非常必要。但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管理比较复杂,单一干预方法还无法保证自我管理效果良好发挥,还需要按照患者症状、情绪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完成干预。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各个移动技术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基于移动技术应用,其中提供更多功能,也是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康复效果的优化。未来,在互联网基础上完成自我管理干预,需按照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经济等选择适合的移动设备,基于有效方法对患者指导,以促使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升,保证患者预后改善。
6 结论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提供自我管理策略,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改善。要保证患者得到有效自我管理,需要对自身疾病、治疗情况充分掌握,主动参与到干预中,以促使自我管理效果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梦洁,苟晓瑜,卢楠,迟嘉婧,于万慧,杨丽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教育,2024,21(2):224-230.
[2]钟文霞,黄万叶,谢虎,章利君,宋书仪.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4,47(4):72-75.
[3]郝伶俐,韩梅,赫永磊,王素巍.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2024,19(7):1047-1051.
[4]王荣军,黄芬.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24,45(2):24-26+57.
[5]郜玫,杨丽菁,沈居丽,段金梅,贾惠芳.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护理干预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4):0191-0194.
[6]尤晓凤,黄锦华,金鑫悦,李壮苗.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4,40(7):41-47.
[7]黄丽希.个性化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在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2):89-91.
[8]庄乾玉.早期盆底生物电刺激联合自我康复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92例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4,31(1):16-17.
[9]吴萌萌.压力性尿失禁的自我康复[J].中医健康养生,2024,10(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