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对肾内科护生带教质量的提升评价

郭露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46000

摘要:
关键词: 肾内科;实习护生;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带教质量;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DOI:10.12428/hlyjzz2025.08.0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肾内科是医院诊疗肾脏疾病的主要科室,具有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专科操作专业性强等特点[1],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实习护生是护理行业新鲜血液的主要补充来源,但实习护生因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多难以快速适应肾内科复杂、抽象、高强度的护理工作,还需开展临床带教,以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

以往教学中,讲授与观摩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教学内容受带教老师工作、经验等因素影响较大,缺乏规范性,且教学目标不明确,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不佳,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而临床路径教学可通过时间轴变化安排教学流程,有效提升教学方案的规范性[3];目标管理模式能够引导管理者、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设定出清晰的学习目标以及评估标准,从而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与批评,最大成效实现目标[4]。现阶段,两项带教模式在肾内科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尚少见,本文即选择肾内科实习护生60例进行研究,探究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的应用效果,为肾内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提供新思路,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肾内科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生进行研究。共纳入60例实习护生,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均分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例):女(例)=3(例):27(例);实习护生年龄19岁~23岁,平均(21.02±1.06)岁;学历:专科20例,本科10例。

观察组中,性别比:男/女=5/25;实习护生中,最小者19岁,最大者23岁,均值(21.05±1.02)岁;学历:专科19例,本科11例。

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法,带教4周,具体:实习护生入科后,先行开展统一的入科教育,即安排教师为实习护生详细介绍肾内科环境、现状,帮助其快速熟悉科室实际;而后分配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安排教学计划、制定学习目标,并带领实习护生接触肾内科临床护理工作。

观察组则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教学,带教4周,具体:(1)组建带教小组:科室内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组建教学小组,组内成员均于岗前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相关学习,掌握带教技巧;待实习护生入院后,即可对实习护生进行入组的综合考核,结合考核结果明确本组实习护生带教的具体要求,最终本组实习护生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提升实习护生肾内科理论知识掌握(各类肾脏病、肾脏病治疗方案等)”、“提升临床操作能力(营养支持、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特殊人群护理、血液透析护理等)”、“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并发症预防、紧急事件处理、护患纠纷处理等)”,并以此制定科学、详尽的带教方案。(2)教学路径制定:基于肾内科患者护理流程、文献资料,明确肾内科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护理干预重要节点,以此制定详细的护理教学路径,本院将教学计划分为四个周期,每周为一个周期,从易到难,每周期教学目标明确。(3)实施带教:第一周,教学目标定为进入角色,带教老师以肾内科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借助案例教学、实际观摩等方式印证、巩固实习护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实习护生完成自身角色转变,掌握肾内科基础护理技巧,明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第二、三周则将目标定为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带教老师通过微信群分享典型案例,推荐相关文献、书籍资料,要求实习护生提早温习肾内科护理操作内容,而后组织实习护生参与临床护理,由带教老师引导、鼓励实习护生主动与患者接触,配合临床护士操作,同时通过护生间案例重演、角色扮演进一步熟练操作技巧;第四周目标为强化学习,带教老师开展一对一、多对一教学,引导实习护生运用评判性思维自主判断、反思、推理护理问题,并独立完成病历书写、汇报;教学期间,周目标可基于实习护生学习进展进行调整,带教老师需积极同实习护生进行沟通,针对其学习进展、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并以此及时调整带教方案。

3.观察指标

3.1比较两组带教质量

教学管理小组制定量表评估,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α=0.824。含学习积极性、师生沟通、学习氛围、教学效率四项内容,单项分值为100,得分越高,教学质量越高。

3.2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教学前后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 forRegisteredNurse,CIRN)[5]得分

以CIRN评估,含临床护理能力(9个条目)、专业发展能力(6个条目)、批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10个条目)、领导能力(10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教育和咨询能力(7个条目)、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8个条目)七项内容,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得分越高,能力越强。

3.3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

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含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计划与实施三项,采用5级评分法,单项分值5分~25分,得分越高,自我导向能力越强。

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png

2.两组实习护生教学前后CIRN得分比较

观察组教学后CIRN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实习护生教学前后CIRN得分比较(`x±s;分)

2.pn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

3.两组实习护生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中,观察组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实习护生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比较(`x±s;分)

3.pn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

讨论

1.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可提升肾内科带教质量

临床路径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教学模式下,科室能够充分结合肾内科护理特点、护理教学大纲,建立其规范的教学路径表,实现临床带教的系统化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结合目标管理,可充分考虑肾内科护理教学的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具体、标准。本文中,观察组带教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便证实了临床路径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教学模式对肾内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的提升作用,与赵金凤等人[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可提升肾内科教学效果

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素质,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且有研究证实,培养护士核心能力,可优化护士能力结构,增强其应急能力,提升职业成就感,促进护士的全面发展[7]。本文中,观察组教学后CIRN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证实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可提升肾内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效果,提高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分析原因:通过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科室能够基于教学需求、实习护生特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细化每个周期的教学任务,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实习护生逐步提升理论知识掌握度、操作技巧熟练度,并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教学模式也可提升带教老师教学能力,促使带教老师积极开展师生沟通,“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沟通,及时了解实习护生学习进度,从而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合理调整教学方案。

3.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可改善实习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实习护生肯定自身的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决策力、自信力,提升临床工作能力,还可帮助实习护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促进护理行业的发展[8]。本文中,观察组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则进一步突显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这是因为:通过该教学模式,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的互动、监督显著提升,能够切实实现身教言传,帮助实习护生进一步了解护理职业,更清晰的规划自身职业,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改善自我导向。

4.小结

总而言之,肾内科护生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可提升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帮助其快速适应肾内科护理岗位;还利于实习护生自我导向的改善,帮助其更好的规划职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亚玲,闵敬亮,陈峥,等.依托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住培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15):2681-2684.

[2]李婷,王丽霞.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4):201-202.

[3]许群芝.目标管理在肾内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2):66-68.

[4]胡三雅.路径目标理论在肾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7):126-128.

[5]张玮琦,高莞杰. 我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海南医学,2021,32(13):1751-1754.

[6]赵金凤,张启英,武士宝.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结合目标管理法模式在肾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3,13(22):125-128.

[7]肖冰洁.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30):124-126.

[8]邓雪梅.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融合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s01):232-233.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