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衰老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特别是绝经期的到来,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性激素显著下降,雌激素的缺乏引发月经不规律、潮热、睡眠问题、情绪波动以及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同时,长期缺乏雌激素也会增加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1]。调查显示,我国女性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50岁以后更为明显。以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可能是临床医生与患者讨论长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窗⼝,以改善血管舒缩症状(VMS)和降低糖尿病风险。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女性将经历围绝经期,这一生理阶段的健康问题对女性后半生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成为了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激素替代治疗,已成为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症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激素替代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争议。为此,本文取因更年期问题到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予以激素替代治疗的6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时段,限定于2023年5月至2024年11月,取因更年期问题到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患者,年龄45~55岁,均值(50.38±4.76)岁。
纳入标准:(1)年龄> 35 岁;(2)初次就诊时月经周期较既往改变超过 7 天,或者出现自然停经超过 1 年以上。
排除标准:(1)由子宫切除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引起的停经者;(2)初次就诊前已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2)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乳腺癌、肝肾功能不全、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妊娠等疾病者;(3)由于个人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方法
60例患者均予以激素替代治疗。具体方案如下:先通过病史采集、症状评估和临床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妇科检查)进行初诊,并辅以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肝肾功能、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等检查,结合改良Kupperman问卷评分评估绝经症状。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适合MHT,排除禁忌症,经知情选择,愿意接受MHT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予提供健康档案,依据其年龄、症状及需求,选择适当药物。如月经仍未停止者,使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 (1/10 或 2/10 剂型,每日1片,序贯口服,服用28天);对于绝经超过1年且服药期间不希望有月经样出血的女性使用替勃龙片(厂家:荷兰欧加农公司,规格:2.5mg*7片),每日1次,每次1.25-2.5mg,口服。同时,提供饮食、运动及心理健康指导。患者服药后1、3、6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定期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影响糖脂代谢的药物。
1.3观察指标
改良的 Kupperman 评分法: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其症状指数,评分范围为 0~3 分,共 个等级,即: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轻微,2分表示症状持续,3分表示症状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总值为0~63 分,更年期症状的病情程度评价标准:轻度 15~20 分、中度 20~35 分、重度>35分。
糖脂代谢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指标水平。所有血液样本为空腹状态下静脉血,在采集后及时进行离心处理,取离心后血清进行分析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SPSS23.0的统计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了比较,计量资料(改良Kupperman评分、糖脂代谢指标)用表达,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用%来表示。α=0.05检验水平。
2结果
2.1改良Kupperman评分对比
治疗后患者改良的 Kupperman评分较治疗前低,统计学结果呈P<0.05,见表1。
表1改良Kuppermann 评分对比()
2.2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治疗后患者FBG水平、TC、TG、LDL-C水平不同程度降低,HDL-C水平有所升高,统计学结果呈P<0.05,见表2。
表2糖脂代谢指标对比(,mmol/L)
3讨论
据世界发展报告的人口预测,预计到2030年,中国绝经女性人数将达到2.81亿,占全球总绝经人数的23%。有调查显示,约78.43%患者在绝经过渡期存在绝经相关症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健康策略,治未病,抗衰老,实现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尤其是雌激素的急剧下降,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2]。因此,激素替代治疗(HRT)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绝经症状以及改善代谢健康。
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改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临床症状,尤其是Kupperman评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潮热、盗汗、抑郁等症状,从而显著改善女性的整体生活质量[3]。此外,激素替代治疗还对糖脂代谢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于血糖、血脂水平的控制起到调节作用。此次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并对脂质代谢产生有利影响,如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水平[3]。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应用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Kupperman评分和糖脂代谢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避免中老年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提升中老年女性的生命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临床可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银娟,宋珍珍,杨海霞.激素替代治疗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OP患者E2、FSH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5,31(04):536-539.
[2] 毛慧琼.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及临床指标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4):78-80.
[3]周燕,陈翠云,曾丽,等.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的TCD检测结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