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杨呈呈 赵云丽 赵德娜 包丽娇 马义萍

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血压控制;并发症预防;自我管理能力;临床护理
DOI:10.12428/xdyxyj2025.09.0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选取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期间在本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确保分组过程的随机性和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19-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86±4.12)岁;孕周范围26-39周,平均孕周(34.15±2.37)周;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28例,中度16例,重度6例。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18-45岁,平均(30.12±4.35)岁;孕周25-40周,平均(34.38±2.51)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病情分级为轻度2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组间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充分了解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需严格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具体要求为:在静息状态下,使用标准血压计测量同一手臂血压,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的两次测量结果均显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年龄范围限定在18周岁至45周岁之间;妊娠周期需达到或超过20周;必须是单胎妊娠的孕妇;研究对象需意识状态良好,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并如实填写相关调查问卷。

1.2.2 排除标准

研究将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既往有慢性高血压病史或目前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合并有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存在明确的心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病史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要求退出或失访无法继续随访者;出现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严重产科并发症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准确性的特殊情况。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

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每周进行 1 次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告知药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提供常规饮食建议,提醒患者减少钠盐摄入;告知患者定期产检时间及孕期注意事项。

1.3.2 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维度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个性化血压管理: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患者血压,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同一手臂血压,每次测量间隔 5 分钟,取平均值记录;根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护理方案,收缩压≥160mmHg 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同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

精细化膳食护理:由营养师根据患者体重、孕周及病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 5g 以内,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类、蛋类)、钙(如牛奶、豆制品)及维生素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对于伴有水肿的患者,适当限制液体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

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通过一对一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焦虑、恐惧等情绪进行疏导,分享成功分娩案例;每周开展 1 次健康讲座,内容包括疾病病因、发展机制、并发症预防及自我护理方法,发放图文手册并进行答疑。

并发症预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视力模糊、右上腹疼痛等症状,警惕子痫前期及 HELLP 综合征发生;每日监测尿蛋白定量,发现尿蛋白≥0.3g/24h 时加强肾功能监测;指导患者进行适度活动,如慢走、孕期瑜伽,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形成。

母婴监测与随访:每周通过 B 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评估羊水量及胎盘功能;每日监听胎心,记录胎动次数;建立家庭随访机制,通过微信或电话每周随访 2 次,了解患者居家护理情况并给予指导。

1.4 观察指标

血压指标:干预 4 周后测量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评估血压控制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价,包括健康知识水平(满分68分)、自我概念(满分32分)、自护责任感(满分24分)、自我护理技能(满分48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s)

11.png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2.00%;实验组 ESCA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22.png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可导致母婴多器官受损,严重时危及生命[1]。临床研究表明,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母婴结局。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其在血压控制、并发症预防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个性化血压管理实现精准监测与干预,左侧卧位的指导可增加胎盘灌注,配合药物治疗显著降低血压水平,这与既往研究中护理干预对血压的改善作用一致[2]。膳食护理作为基础干预措施,通过控制钠盐摄入、补充营养素,不仅辅助调节血压,还能减少水肿及肾脏负担,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的膳食调理原则[3]。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的结合,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提升了其对疾病的认知度,为自我管理奠定基础,这也是实验组ESCA评分显著升高的重要原因。

并发症预防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密切观察症状、监测实验室指标及胎儿情况,及时识别子痫前期等风险,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00%,远低于对照组的22.00%,证实综合护理可通过多维度监测降低不良事件风险[4]。母婴监测与家庭随访的衔接,实现了院内护理与居家护理的连续性,确保患者在整个孕期均能获得专业指导。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来源单一、未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未来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综上,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血压管理、膳食调理、心理支持等多维度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结局,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思,王秋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50-351.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4.239.

[2]马小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实施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14):17-18.DOI:CNKI:SUN:XUGB.0.2018-08-008.

[3]李苗苗.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132-133+135.DOI:CNKI:SUN:AHWZ.0.2018-02-070.

[4]胡媛.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9):9623.DOI:10.16281/j.cnki.jocml.2017.49.086.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