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AI强化学习的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研究——多目标协同调控

陈开石1 杜洪军2 钱广锋3

1.马鞍山永强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15041;2.青岛宁普热能设备有限公司,266108;3.瀚蓝(厦门)固废处理有限公司,361000

摘要:
关键词: 火电厂锅炉燃烧控制;AI强化学习;多目标协同调控;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
DOI:10.12428/zgjz2025.10.4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引言

研究背景:火电厂作为能源生产的重要支柱,在全球电力供应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运行效率与环保性能直接影响到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1]。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是火电厂的核心环节,其性能不仅决定了热能转换效率,还对污染物排放水平具有关键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对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火电厂面临着提高燃烧效率与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双重压力[7]。传统的单目标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多目标协同调控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兼顾燃烧效率与环保性能的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意义:人工智能(AI)强化学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控制手段,为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通过模拟人类学习过程,能够在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实现自主决策与优化控制,从而显著提升火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性能[2]。具体而言,基于AI强化学习的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不仅能够提高锅炉燃烧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氮氧化物(NOₓ)、二氧化碳(CO₂)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此外,该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2. AI强化学习理论基础

2.1 强化学习基本原理

强化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核心在于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最优策略。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根据当前状态选择动作,并接收环境反馈的奖励信号,从而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追求长期奖励的最大化[3]。具体而言,智能体在某一时刻处于特定状态,基于当前状态选择并执行动作,环境则根据智能体的动作转移到新的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反馈。这一过程不断循环,智能体通过试错学习逐步优化策略,最终实现对复杂任务的有效控制[5]。强化学习的优势在于其无需先验知识,能够直接从交互数据中学习,尤其适用于动态、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控制问题。

2.2 强化学习算法特点

常见的强化学习算法包括Q-learning和深度强化学习等,每种算法均具有独特的特点与适用场景。Q-learning是一种基于值函数的强化学习算法,通过迭代更新Q值表来估计状态-动作对的价值,从而选择最优动作。该算法适用于离散状态和动作空间的问题,具有收敛性保证,但在面对高维连续空间时存在维数灾难的问题[2]。相比之下,深度强化学习结合了深度神经网络与强化学习,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高维数据,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状态和动作空间的任务。例如,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在连续控制任务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应对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多变量、强耦合问题[3]。强化学习算法在复杂系统控制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建模灵活、适应性强以及能够处理时滞和非线性特性,为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3.1 传统控制方法概述

火电厂锅炉燃烧的传统控制方法主要包括PID控制和解耦控制等。PID控制作为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的线性组合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其工作原理是基于误差反馈机制,通过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对锅炉燃烧过程中关键变量的稳定控制[6]。解耦控制则针对锅炉燃烧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特性,通过设计解耦补偿器或采用隐式广义预测控制(IGPC)等方法,减少多个输入与输出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9]。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维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基本性能指标方面表现突出。

3.2 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传统控制方法在火电厂锅炉燃烧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处理多目标协同调控问题时仍存在显著不足。首先,传统方法难以应对锅炉燃烧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例如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这导致控制效果往往无法达到最优[3]。其次,传统控制方法的适应性较差,面对负荷变化、煤种切换等不确定因素时,其参数调节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深度调峰过程中对燃烧优化控制的更高要求[10]。此外,传统方法在平衡燃烧效率与污染物排放等多目标优化方面缺乏有效的策略,难以实现全面的性能提升。因此,探索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4. 基于AI强化学习的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

4.1 强化学习模型构建

4.1.1 状态空间定义

火电厂锅炉燃烧过程涉及多个关键运行参数,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锅炉的运行状态与性能。在构建强化学习模型时,需选取对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影响显著的状态变量。例如,锅炉负荷反映了机组当前的发电需求,燃料量直接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而氧量则决定了燃烧的充分性[2]。此外,烟气温度、炉膛压力等变量也需纳入考虑范围,以全面描述锅炉燃烧状态。将这些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为高维的状态空间向量,为强化学习模型提供输入,从而使模型能够准确感知锅炉运行的实时状态[5]

4.1.2 动作空间定义

在火电厂锅炉燃烧系统中,可用于调节燃烧过程的动作主要包括调整送风量、引风量、一次风门开度以及二次风门开度等[3]。动作空间的设计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确保动作的可操作性,即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准确执行;其次,动作的调整范围需合理设定,过大的调整范围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过小的范围则可能限制模型的优化能力[15]。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的分析,确定各动作的调整上下限,构建离散或连续的动作空间,以便强化学习模型能够根据当前状态选择最优的动作。

4.1.3 奖励函数定义

多目标协同调控旨在同时优化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因此奖励函数的设计需综合考虑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性。燃烧效率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能源利用率,直接关系到火电厂的经济效益;而污染物排放的降低则是满足环保要求的必要保障[4]。通过对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加权求和,构建奖励函数,其中权重的分配可根据实际运行需求和政策要求进行动态调整[15]。例如,在环保要求较高的时期,可适当增加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权重,使模型更加注重降低排放。

4.2 多目标协同调控实现方式

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多目标协同调控,可借助多目标优化算法平衡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采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算法,如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该算法能够在连续动作空间中进行高效学习[3]。算法通过不断与环境交互,尝试不同的动作组合,并根据奖励函数的反馈调整策略。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模型根据当前状态选择动作,执行动作后观察新的状态和奖励,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经验回放池中。通过从经验回放池中随机采样数据进行训练,逐渐优化模型的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最终实现多目标的协同优化[5]

5. 策略验证与分析

5.1 实验设计

为验证基于AI强化学习的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实验采用了某火电厂锅炉运行的实际历史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这些数据涵盖了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包括锅炉负荷、燃料量、氧量等关键变量,能够为策略验证提供真实可靠的场景支持[2]。在实验设置方面,选取传统PID控制方法及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控制方法作为对比基准,以全面评估所提策略的性能优劣[6]。同时,确定了燃烧效率与污染物(如NOₓ)排放浓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用以量化不同控制策略对锅炉运行优化效果的影响。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I强化学习的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在提升燃烧效率与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相较于传统PID控制方法,该策略在不同锅炉负荷条件下均能实现更高的燃烧效率,平均提升幅度达到8%以上[5]。与此同时,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策略通过动态调整燃烧参数,有效降低了NOₓ排放浓度,较传统方法减少了约15%[15]。与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控制方法相比,尽管后者在特定工况下表现出一定的优化能力,但AI强化学习策略凭借其对复杂非线性关系的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更广泛的工况范围内保持稳定的优化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中的优越性与实用性。

6. 实际应用挑战与应对措施

6.1 数据获取挑战

在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的实际应用中,数据获取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数据质量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火电厂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缺失值和异常值等问题[4]。其次,数据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火电厂的运行数据涉及企业的核心机密,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与利用成为一大难题[13]。此外,不同火电厂的设备型号、运行工况存在差异,导致数据的异构性较强,这进一步增加了数据整合与处理的难度。

6.2 模型训练成本挑战

训练基于AI强化学习的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计算资源。一方面,强化学习模型通常需要通过大量迭代来收敛到最优策略,这一过程耗时较长[3]。另一方面,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结构复杂,参数众多,训练过程中对计算资源的需求极高,尤其是在处理高维状态空间时,计算成本呈指数级增长[5]。因此,如何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训练成本,成为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6.3 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挑战,可以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在数据获取方面,可通过数据预处理技术提高数据质量,例如采用滤波算法去除噪声,利用插值方法填补缺失值,并通过异常检测与修正技术处理异常数据[4]。同时,采用联邦学习框架可以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实现模型训练,从而有效保护数据隐私[5]。在降低模型训练成本方面,分布式训练技术能够显著加速模型收敛,通过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个节点上并行处理,可以大幅缩短训练时间。此外,采用模型压缩技术,如知识蒸馏和量化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模型的计算需求,从而降低训练成本[3][5]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AI强化学习技术,提出了火电厂锅炉燃烧的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旨在同时优化燃烧效率与降低污染物排放。通过构建强化学习模型,明确定义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及奖励函数,并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平衡不同目标,实现了对锅炉燃烧过程的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在提升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1][4]。此外,该策略不仅能够适应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还具备较强的自学习能力,为火电厂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7.2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AI强化学习的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有望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火电厂的智能化进程。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的高效通信与数据共享,可以更精准地感知锅炉燃烧过程中的实时状态变化;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则能够从海量运行数据中挖掘潜在规律,为优化控制策略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12][14]。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更多元化的目标协同调控,如将经济效益、环保性能与设备可靠性纳入统一框架,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管理。这些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提升火电厂的整体运行水平,也将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尉坤.基于数字化形势下的火电厂智能化转型分析[J].电子乐园,2019,(5):179-179.

[2]王赫阳;刘骁;樊昱晨;刘欣;张超群.基于DDPG的锅炉NO_(x)排放和屏式过热器超温的多目标优化[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4,57(8):787-797.

[3]姚顺春;李龙千;卢志民;李峥辉.机器学习驱动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洁净煤技术,2024,30(2):228-243.

[4]陈铎.基于人工智能的燃煤电厂热能效率优化控制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4,6(3):115-117.

[5]高亚磊;郝政忠;李继平.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火力发电燃烧优化提效系统[J].电力系统装备,2021,(19):16-18.

[6]乔印杰;高志佳;董振广.基于智能算法的火电厂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及系统仿真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2,(35):185-188.

[7]崔健.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控制系统的节能对策解析[J].电子测试,2020,31(11):127-128.

[8]宋健哲;薛彤.智能控制在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5):194-195.

[9]冯旭刚;鲍立昌;章家岩;王胜.基于IGPC解耦控制的火电机组多目标协同燃烧优化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41(9):3223-3231.

[10]林勇.发电厂锅炉运行控制的节能策略[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20):122-124.

[11]陈明明.锅炉领域煤炭燃烧节能优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1):46-48.

[12]蔡正杰.浅谈1000MW火力发电厂智慧电厂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21,18(11):83-87.

[13]郭建军.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与节能控制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22,(1):150-153.

[14]潘峰;冯斌.火电机组实用智能优化控制技术探究[J].电力系统装备,2022,(2):150-152.

[15]张晓宇;王天伟;李燕;王懋譞;王永富.火电机组燃烧系统智能综合优化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0(9):2544-2553.
作者简介;陈开石(1973—),男,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热能动力。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