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牟群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实践
DOI:10.12428/zgjyyj2025.09.1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模式被开放式阅读教学打破,会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阅读水平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乐趣并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如可向喜爱科幻文学的学生推荐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引导偏爱古典文学的学生去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类经典名著,这样学生就能在其感兴趣领域体会到阅读魅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式阅读教学使学生不再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学生自主挑选阅读材料、制订阅读计划、思考阅读方面的问题、交流阅读体会,这样其自主规划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例如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活动,学生自己挑出想读的名著并按照自己的学习时间确定每天阅读的页数与进度,定期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分享阅读收获,久而久之自主学习的习惯随之养成[1]

(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开放式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在阅读《孔乙己》时,传统教学通常会聚焦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以及封建教育带来的危害,但在开放式阅读教学里,教师会指引学生从多种角度剖析,例如就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人性的复杂等层面展开探讨,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宽广、更深入。

(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养成

传承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阅读,而开放式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来自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领域的阅读资源,使学生在阅读时能接触不同文化和思想并感受到人类文明精华,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会使学生体会到他对生命有思考且感恩母爱,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读鲁迅杂文能让学生知晓社会现实并且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与案例

(一)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

1.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从教材课文出发,围绕课文主题、体裁、作者等方面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阅读材料,从而助力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除了解析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之外,还可向学生推荐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像《春》《背影》,以便让学生感悟朱自清散文的整体风格,并且推荐其他作家类似的作品,如老舍《大明湖》里有关荷塘的片段、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使学生能对比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描写手法与情感表达,进而拓宽阅读视野[2]

2.结合学生兴趣,提供个性化阅读资源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阅读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兴趣特性以便给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推荐,可通过问卷调查、课堂交流等渠道收集学生兴趣信息,并建立学生阅读档案,依据学生的兴趣将其归入文学类、历史类、科学类、科幻类、散文类等不同门类,再给各类别的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资源,例如喜好历史的学生可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这类通俗历史读物,而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则能推荐《时间简史》《万物简史》这样的科普书籍,此外还要建立班级图书角以汇集各类书籍从而方便学生随时借阅。

3.联系生活实际,引入生活中的阅读素材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阅读应跟生活紧密结合,教师能够引领学生留意生活里的阅读素材,像报纸、杂志、网络文章、广告文案、影视剧本之类的,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提升阅读能力。如开展“社会热点话题阅读”活动,教师把最近社会上环境保护、人工智能发展、教育公平等方面的热点事件收集起来,给学生找相关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学生读完之后再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实用文体阅读”时,让学生阅读生活中常见的产品说明书、演讲稿、倡议书等实用文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阅读能力。

(二)采用开放的阅读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法

自主阅读法是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核心方法之一,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节奏进行阅读。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独立完成阅读任务。例如,在开展“一周阅读计划”活动时,教师提出阅读目标:“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观点或情节”,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书籍,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并撰写阅读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调整阅读速度,遇到疑问时可以先标记出来,待阅读完成后自主查阅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

2.合作探究法

所谓合作探究法,就是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围绕阅读中的问题或者主题合作讨论、共同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探究精神的目的。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依据阅读内容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成组去讨论和探究。例如读《红楼梦》时,教师会抛出这样的探究问题:“《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由哪些因素造成呢?”接着把学生分成每组6到8人,让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梳理林黛玉的人生轨迹,有的学生剖析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有的学生探究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最后小组汇总各方面信息并达成一致观点,再在班上展示和交流。合作探究时,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能学会听别人的意见,提升沟通与合作能力。[3]

3.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创设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情境,以使学生仿若置身其中感受文本情感与意境,从而提升学生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能用多媒体资源、角色扮演、实物展示等途径创设情境,拿杜甫《登高》来说,教师播放深秋白帝城风景视频展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景象,以便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凄凉意境,并且播放古筝悲曲营造与诗歌情感相合的氛围,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便更易明白杜甫在诗里所表露的羁旅愁绪和忧国忧民情怀,另外也可让学生角色扮演,如读《雷雨》时让学生成为周朴园、鲁侍萍、繁漪等角色,借由对话动作演绎剧本内容从而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

(三)建立开放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往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需被改变,要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以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比如“班级读书分享会”活动结束后,先让学生自评,总结自身在阅读与分享里的优缺点,接着组织学生互评,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对方阅读感悟的深刻性、表达的清晰度以及是否有独特见解,最后家长依据学生在家中的阅读状况,包括阅读时长、阅读态度、阅读笔记完成情况等给出评价,教师把各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对学生阅读表现予以全面反馈与总结[4]

2.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不但要涵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例如对学生阅读表现予以评价的时候,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考量:阅读兴趣方面,看学生是否主动参加阅读活动、有无意愿分享自身阅读收获。阅读习惯方面,查看学生有没有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能否按时完成阅读任务、是否撰写阅读笔记。阅读能力方面,测评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方面,留意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无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方面,考查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不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可否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

三、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

(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阅读能力差异大

开放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可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方式,但因家庭背景、阅读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同,阅读能力差异大。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快速理解文本、提有深度问题;能力弱的学生选书困惑、难独立完成任务。这使教师难兼顾所有学生需求,教学难度大增。如“经典名著阅读”活动,能力强的学生能短时间读完《三国演义》并深入分析,能力弱的学生读短篇幅名著也花大量时间,且理解停于表面,难参与深层讨论。

2.部分学生缺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

开放式阅读教学虽说重视自主性,可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依赖教师,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欠缺,因此,在面临阅读资源时,往往不知如何选书,计划安排亦不合理,遇到问题时也缺乏积极解决的意识。例如,在选书过程中仅凭封面标题判断,阅读计划要么过于松散,要么过于紧凑,这些因素均严重影响了阅读效果。

3.课外阅读监督难

开放式阅读教学把阅读拓展到了课外,由于课外时学生活动范围大,教师难以有效监督指导,导致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走个过场,例如有的学生虽然制定了计划但实际用来搞娱乐,阅读时只匆匆看一下,笔记摘抄也毫无感悟,另外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视的程度不一样,一些家长因工作繁忙没时间监督,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缺少家庭的支持。

(二)对问题的反思与改进措施

1. 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差异较大这一问题存在,因此教师要先充分了解学生阅读水平与需求,然后开展分层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指导和阅读资源。首先要对学生做阅读能力测试并发放问卷调查,依据测试结果和调查状况把学生分成基础层、提高层、优秀层三个层次,接着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和任务,并推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阅读材料。例如,给基础层的学生推荐篇幅短小、语言好懂的阅读材料,像短篇散文、寓言故事之类的,其阅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给提高层的学生推荐中等难度的阅读材料,比如中篇小说、科普文章等,阅读目标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给优秀层的学生推荐难度大的阅读材料,如经典名著、哲学著作等,阅读目标是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教学期间,教师得加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单独指导,经常跟学生交流,知晓学生阅读状况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加强自主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一开始,教师给学生提供挑选阅读材料的方法与建议,如依照自身兴趣爱好、阅读水平、学习需求去选取阅读材料,教导学生从书的序言、目录、内容简介入手来判定这本书是否合自己心意,接着引导学生制定合理阅读规划,告诉学生根据阅读材料长短、难易程度以及自己的学习时长和阅读速度确定每天该看多少页、怎样的进度,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按照实际状况对阅读计划作出调整,在阅读期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像精读、略读、速读、批注阅读之类的有效阅读法,指导学生如何记阅读笔记、提问、分析问题并解答问题,另外,教师还能搞自主阅读经验分享会,让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自主阅读经历与方法供其他学生参考。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存在监督难、效果难保证的问题,教师要跟家长加强沟通合作,以建立起家校合作阅读机制来共同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与家长紧密联系,向家长介绍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从而让家长更加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同时给家长推荐书籍、指导亲子阅读、引导孩子养成习惯之类的家庭阅读指导意见[5]。与此同时,教师定期告知家长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状况,家长也及时反馈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情况,这样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另外,教师组织诸如“家庭读书日”“亲子读书分享会”之类的家庭阅读活动,能够增加家长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效果。

结语

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是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其在实践时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采用开放的阅读教学方法、建立开放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虽然实践会遇上学生阅读能力差异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阅读意识、课外阅读监督难等问题,不过实施分层教学、加强自主阅读指导、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能逐步解决问题并不断完善开放式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兴科.高中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4):119-120.

[2]杨青青,朱会珍.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写作,2018,(02):39-40.

[3]郭丽娟.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方法探究[J].语文新读写,2023,(8)

[4]周嗣新.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课内外,2018(28):233.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8.28.233.

[5]贾翔. 高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12):57-58.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