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策略

李炳昌

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小螺小学,366035

摘要: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且自制力较弱,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数学计算题又是一个思维性比较强、需要仔细运算的学习项目,所以更应该探索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中学到运算技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班主任教师更应更新教学理念,从多个角度优化小学数学计算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现状入手,给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实施学科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字运算感知能力的发展。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思维发展尚未完整,运算能力较弱,离这个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大多数小学计算题教学水平较低,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小学数学计算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进行计算题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计算题对于学生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十分重要,所以在数学计算题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就非常贴合学生的未来工作属性。它既符合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特点,又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还能满足小学生在小学学段的数学素养发展需求。计算题教学不仅让小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运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计算题教学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字的热爱,培养了学生在数学习题中的思考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用数学的思维解决计算问题,塑造学生理性的人格。

二、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敢于转变教学观念

一些教师在计算题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抵触创新,拒绝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心理。因为在探索新教学方法时,难免会出现与学生情况不适配,与教师教学习惯不吻合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成绩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在面对一种有效可行的新理念时,教师就要敢于做教学的先行者,走在时代教育的前端。面对有效的计算题教学方式,教师就要在立足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做出适应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

(二)用生活化的运算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数学教师在计算题教学备课时,可以根据数学教材添加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引用相关的生活事例,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更好地进行运算。通过教材和生活实例,实现对生活化教学的诠释,完成教学方式的创新。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时间运算。比如教师设问:我们这节数学课的上课时间是10点,中午吃午饭的时间是12点20,中间隔了多长时间呢?此时学生就会被生活化的运算内容吸引,通过对时间的理解和换算,学生就能得出结果。这样学生不但对计算题更有兴趣,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运算联系。寻找生活中的事物来教授数学运算知识,可见非常有用。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经是很常见的了。小学学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运算知识,他们一般难以很快消化掉。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整合学生数学学习和答题过程中的计算场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易于教师的运算过程讲解,又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在这样的多样化运算场景的创设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数学计算题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讲解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乘法运算知识的视频和动画等,让学生在看动画片的娱乐中,学到有用的运算知识,简化两位数的乘法。

(四)改善授课环境,创设教学情境

环境是影响一个人重要的外部环境,同样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学环境过于恶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计算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更应该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学习计算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科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数学运算文化角落,通过对学生每天潜移默化地细微影响,最终也能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数学九九乘法表,或者运算公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印象,提高学生计算题的解题效率。同时,数学计算题的运算是十分注重思维缜密度的,所以教师要在维持教室纪律的前提下,给学生创造安静的运算环境,让学生的运算易于进行。

(五)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运算思维发展

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懂得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由于小学生还没有较好的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单纯枯燥地讲述数学运算知识,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只有在数学运算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才能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小学生动手能力也比较强,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置有趣新颖的与数学运算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获得数学运算思维和数学素养的提升。例如,针对三年级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分数等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抽卡片游戏,在卡片上随机设置了数学趣味运算题目,时间换算,几何图形的数据运算,统计数据的运算等,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答对即可进入下一关,最终的冠军可以获得大奖。通过这样游戏化的计算题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还能增加趣味性和思维性。

三、结语

总之,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为了取得更好的数学计算题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运算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创造以生活为导向的运算学习体验过程。设施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他们理解数学问题,参与简单的数学运算思维活动,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秀云.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7(4):1.

[2]池朱刘.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