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交互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践研究

胡波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 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非常熟悉,教师、粉笔、黑板是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成效。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可采用交互技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穿插使用,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元素和新活力,强化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度,使小学生能改变对语文教学内容形成的固有印象,转变儿童的学习感受。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交互技术;融合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09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小学语文课堂应用交互技术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边讲解课文边在黑板上板书,学生边听边看,或者用投影仪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幕布上让学生观看,而这就需要教师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讲述,这样常常会影响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而交互技术操作简单,教师操作白板就如同直接操作电脑一样,并且还能把白板当普通黑板使用,交互技术中的资源、课件也能随时调出来,这样授课会让教师更加自如,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低头看书、倾听,学习往往激情不足,课堂活跃度不够。而利用交互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可以像以往一样自由板书,还可以对书写的内容进行拖拽、修改、放大、缩小、旋转、遮挡等,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

(三)增进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师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学生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交互技术中的手写板功能可以解放教师的双手,给教师和学生交流留出更多时间。运用交互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进行书写或者修改,也可以在品析课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增强师生的互动效果。

二、交互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一)应用交互技术教学,促进传统教育转变

交互技术经过多代更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交互技术,能实现对教室内所有电子资源的整合,也就是计算机、互联网媒体,有效与交互技术融合,交互技术有触摸感应功能,有效丰富课堂上的教育资源,在此条件下,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都有所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交互技术随时切换课堂的讲课模式,也能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信息,还可以利用交互技术实现与学生良好沟通互动,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积极利用交互技术,营造更为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形成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上引入交互技术,可有效推动传统教育转型,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比如,在教学识字《春夏秋冬》一文时,教师就使用了交互技术,此时教师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操作电脑、投影仪等多个设备,而是只操作交互技术就可以,控制交互技术能实现课堂板书、控制电脑教案、显示教学信息。另外,还有其他的操作。交互技术的书写功能趣味性强,契合小学生的心理,教师使用不同颜色的电子笔,可以一键擦除或强调注释,学生到讲台上做题时,也能直接拿起交互技术笔写下做题步骤和答案,大大提高教学活动中板书的交互性[2]。教师使用交互技术,能为学生呈现“春夏秋冬”的图片,动态化展示课堂上要学习的生字,包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教学时,教师注重为学生区分后鼻音和翘舌音,并在交互技术上分别显示不同字的发音特点,方便学生理解,同时也不需要用板书来呈现。

(二)通过视频呈现场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学问始于兴趣,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与兴趣密切相关,对某一知识感兴趣,学习的动力也就更强,这在小学生学习生字时,也是适用的。从实践来看,生动、直观和感性图像体验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小学生积极表达自我。交互技术的功能更加方便教学,比如拖曳和漫游,可以对图像进行灵活处理,随机呈现语文知识,更符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交互技术所展示的内容,能抓住学生的视线,而窗口播放的功能则可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为目标,能灵活播放动画、生活场景这些影像材料,直观感性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

(三)通过视频交互,促进学生写作言之有物

就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而言,可通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发现学生在真实经历了游戏活动后,写出的游戏类文章就非常生动,学生真正观察了一种植物后,再进行相应的作文描写时,描写得也会更加细致。思考为什么总有很多学生认为习作难这个问题,总结原因,终归是缺乏生活经历,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涉及学生的经验盲区,这也导致学生对有些习作题目感兴趣,对有些题目不感兴趣[3]。利用交互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有效解决学生“无米可炊”的问题。用交互技术做积极的教学尝试,例如,小学四年级的作文主题是“围绕一个话题发表看法”,教师设置了多个话题,包括“网络游戏玩还是不玩”“老人摔倒帮助还是不帮助”,在课堂教学时,使用了交互技术的漫游功能,视频中展示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家长的监督下,玩益智沉浸式网络游戏时呈现的欢乐和谐的画面。而另一段视频,画面中学生辍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瘾导致昏迷和家庭冲突,图像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学生观看视频内容会陷入沉思,写作时也有感而发,将自己对网络游戏玩与不玩的看法和观点表达出来。接着,教师又用交互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与老人摔倒有关的视频,视频中的内容是一个老人摔倒,但无人去帮助,最终老人失去生命。同时,教师也播放了另外一段视频,视频中也同样是一老人摔倒,而他因为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及时送往医院治疗,最终平安出院,视频的内容是非常感人的。学生有了实际的体验,也就有了想要发表的意见和清晰的观点,写出的文章也言之有物。

三、结语

交互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功能,能极大方便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能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使学习者在学习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容易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小学语文教师使用交互技术教学,应创设合理且精彩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交互技术的了解,拉近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距离,帮助学生养成长期坚持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杨礼.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交互技术[J].中小学电教,2021(Z1):71-72.

[2]陈元元.交互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1(01):31-32.

[3]张丽萍.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阅读素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