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有效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研究

刘杰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二中学,718499

摘要: 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初中生要想学好数学,取得好的成绩,就必然要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计算的准确率不但是影响他们取得优异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他们数学学习信心的主要因素。所以,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是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本文将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 初中数学;计算准确率;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数学学科的本质和基础是计算,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准确率。本文首先分析数学运算教学的现状,其次从阐述有效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最后做出总结。

一、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水平的现状分析

当下很多初中生存在数学运算能力不高的情况,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运算能力较差。在初中数学中,关键的构成内容就是空间与图形内容、代数内容,但纵观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在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相关内容方面,跟代数内容相比困难度较高。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较好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运算能力,影响了其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其次,不同学生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数学运算能力差距。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是较强的,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可以顺利地进行各种运算。但部分学生基础不牢,空间思维能力较弱,解题时不能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导致运算准确率较低。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其往往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所以就会跟成绩薄弱的学生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最后,教师忽视运算能力的培育。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仅重视指导解题方法,在讲解运算过程方面并不关注,往往简单介绍计算过程,缺乏合理指导。还有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只是口述各种计算信息,不展示计算过程,导致学生一知半解。

二、有效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

(一)全面夯实基础知识

良好的数学知识储备是初中学生进行计算的基础条件。所以,为了提高计算准确率,需要数学教师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经过具有针对性的技巧教学,可使学生深入认知相应的知识内容,为提高计算准确率建立重要的保障。例如,教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相应内容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形象化的微课、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先把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制作为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其中第一层是不等式的相应概念、性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等;在第二层分别列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等。教师可按照思维导图逻辑框架,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此部分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讲解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基础性数学知识,奠定提高计算准确率的基础。

(二)掌握一定计算技巧

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技巧是迅速运算、提高结果准确度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指导计算的技巧,例如,让学生了解答题时应该遵循相应顺序,先对题目要求清晰把握,然后对题目特点分析掌握,了解需要用几步进行计算,以及是否可用简便算法,之后明确运算的逻辑,考虑涉及的知识点,最后依步骤展开运算,再仔细检查,看结果是否准确。这种解题顺序可以辅助学生更有序地进行计算,促使准确率有效提高。另外,每做完一道题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别的解决方式,以扩展解题思维和视野,寻求更简洁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计算速度、准确率的有效途径。首先,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为了实现高效解题,就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此环节后学生应了解到每道题的符号组成、基本内涵、出题角度等,为运算打好基础。其次,规范草稿。计算时,草稿是重要的辅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清晰地写出草稿,避免草稿潦草不清,并按照规定的顺序实施解题,为后续检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最后,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解题以后的检查可以找到计算的纰漏,是提高准确率的重要保障。总之,教师应告知学生“养成好习惯,审题是关键,草稿整齐又清晰,算后检查更轻松”,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和意识。

(四)积极开展强化训练,引导学生熟记公式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还要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强运算能力,提高准确率。需要明确的是,提高学生运算准确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工作,并长期坚持。例如,从训练最基础的方法开始,渐渐发展为训练综合性的题目,最后过渡到解题速度的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运用竞赛等方式,在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另外,初中数学课本中涉及众多公式、运算法则、性质以及规律等,需要学生掌握各种算理和算法,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记忆数学公式,包括规律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还可以提供相似计算材料,让学生发现相似点,找到同类计算难题的普遍规律,从而做到灵活应用,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

(五)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计算技巧

数学包含海量的知识点以及精细的概念,运算时还涉及众多的规律、技巧。学生出现计算失误可能是因为没有充分认知基础概念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粗心大意产生错误。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其讲授技巧性的运算方法。例如,计算25000×4时,为了不让学生看到过大的数字而退缩,对基本的计算能力构成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忽略25000后面的3个0,计算25×4=100,之后再加上省略的3个0。这种基本技巧的计算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灵活解题的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从平时的点滴抓起,多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而且要让学生多加练习,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运算技巧来简化运算步骤,进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焦姣.关于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20(19):92.

[2]谭德标.巧教妙引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J].读写算,2021(0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