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论职业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王杏梅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职业技术学校,河南焦作,45495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在美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运用美。本文对职业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参考指正。
关键词: 职业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职业高中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课程,备受教育者和学生重视。美术常识、美术欣赏是职业高中美术教学的基础,而将美术语言纳入美育体系,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职业高中美术欣赏审美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职业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艺术审美中要慢慢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义。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包含的要义。因而,这是非常缓慢的接受过程。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待事情往往缺乏耐心。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作品进行赏析,只会让学生丧失欣赏艺术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的作用。

2、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教学既包含了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因素,既有脑力又有体力的特点。这些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学生如果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学习模式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厌学,造成不良影响。这时,美术鉴赏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带来的愉悦。因而,美术鉴赏能让学生放平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确保身心健康发展。

3、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美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艺术赏析能让学生的思维开阔,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职业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1、营造美术氛围,培养审美习惯。职业高中美术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美术氛围,让学生受到环境和氛围的影响,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职业高中美术教师在审美教育时,可以事先让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最喜爱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与老师同学分享。教师对美术作品的类型、风格不作限定,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是多元、丰富的。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打印、装裱的方式,将这些美术作品制作出来,然后挂在教室墙上,或者划分一个区域作为美术角,开展美术鉴赏活动。在鉴赏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绘画内容等角度,对其美感、艺术感和内涵进行赏析。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举办美术作品鉴赏活动,可以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浓厚的审美氛围,让学生逐步形成审美习惯,对学生美术修养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尊重学生思想,促进审美多元。如今,多数学生拥有更为开放、个性化的思想。职业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生是多元、个性化的,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自己则以陪伴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开展教学。美术作为人类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同时代不同艺术作品的角度来讲,都是多元、丰富且不断创新的。在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要在尊重学生审美喜好的基础上,让学生拥有审美评价能力。

3、要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心之所向,美之所在,美是享受,是心灵的感受,情趣的产物。审美情趣是人们根据个人的审美观点获得的审美评价和所采取的审美态度。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趣会收获不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的不竭动力之源在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因此,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修养品格,把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培养审美情趣要着眼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美、感悟美。特别是在美景如画的自然里,处在超自然美景之中,身当其境的真切感受,会把自己的身心整个融入其中,会使他们的审美情趣更浓厚,更强烈。美术教学要发挥美术欣赏课、临摹课的作用,在品读、鉴赏和临摹中循循善诱,把学生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美情操基础上认知美、赏识美。

4、要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审美感受力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进行艺术作品临摹写生创作的审美情趣和动笔之前的审美状态,它决定作品形神和内涵的形成,贯穿于审美认知活动的始终,同时更是判断学生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美术院系基础训练课切不可忽视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这是美术教学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涉及到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碎片化、非系统化令他们对生活中的美常熟视无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

5、要夯实学识根基。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个人的思维认识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外在表现,它与理论知识、学识、修养、实践经验等密切相关,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就美术范畴的审美能力而言,它不只是单纯的艺术专长,而是一种以学识做支撑的艺术能量,并以审美的方式掌握认知世界的精神成果。提高文化素养不仅仅在本领域,更重要的在于能从其他领域的修养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乐舞精神就在书法、建筑等领域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是由于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有所启发,相互之间又常存在着共同关注的问题。

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课堂鉴赏导学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因为职业高中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也很强。教师如果采用“一讲到底”的授课方式就会使学生出现厌倦心理。美术鉴赏课不能成为教师的讲授课,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主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当承担引导、指点的作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职业高中美术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综合性较强,对于职业高中教师与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和措施,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艺术审美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评价能力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