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途径

马立权

大庆技师学院,163000

摘要: 在我国职业教育整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化智力能力的创新发展两个问题,现代化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看似是将计算机或互联网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事实上它需要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在思维上接纳现代化技术,优化以往的教育模式。现阶段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多高职院校普及,并且师生们也很快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从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理念和授课模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重点讲述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改良途径。
关键词: 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途径
DOI:10.12721/ccn.2021.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职业院校对自身的教学水平不够了解、办学宗旨没有明确的目标,功利心理促使其发展各类学科企图吸引更多学生入学,结果导致其发展受阻;普遍院校都存在理论知识大于实际操作的错误心理,究其原因老师缺乏责任心,认为只需在课堂上把该讲的知识讲完就行,而对技能操作型课程若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很难真正理解;不仅如此,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按照板书一以贯之,没有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此,为了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代化职业教育环境中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因素

现代化技术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将其融入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是必然趋势,当前社会环境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很可能在工作中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必须探究改革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职业教育教学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区别就在于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通过现代化技术加速信息的流通可以为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实习单位。

现代化技术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校内管理,例如校园管理和学生信息统计,另外可以将学生的学历证书、技术资格证或学位证书等输入到学校的信息系统,在将来就业时聘用单位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聘,防止出现证书造价,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节省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其次职业教育院校教学需要将课堂理论与基地实训结合,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模拟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融入微课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三、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途径

1、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首先需要改变观念,转变授课模式,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教学方向由课内转向课外,通过基地实训的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过程,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注重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课堂理论与微课结合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另外在师资选拔方面制定合理高效的评价机制,不仅关注教师的学历更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实际操作经验。

2、职业教育授课模式的创新

仅仅依靠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来实现管理模式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日常授课中采用微课模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融入娱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授课方式事半功倍,可以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除此之外,学校在课外还可以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模式上还可以采用双师指导,即在一节课堂上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知识各自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另外在课余可以采用线下指导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3、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

一所好的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出专业技能卓越的人才还应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考评,完善学生的个人品格,这是当前社会用人单位的选人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优秀个人品格,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四、总结

当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也发生很大改变,教学规模的扩大使其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了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迎合新环境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这也是新时期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授课模式的创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优秀人才的同时更好的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