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和不断创新的方针指导下,职业教育当然也需要做出变革,得跟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重中之重,课程改革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本文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遇到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办法。
一、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
(1)对基础课程不够重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对于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重视程度太低,开设的课程也相对较少,学生大部分精力都被课外时间占据,这就造成了学生本身对公共基础知识重视度不够,导致其人文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这样出来以后就无法为其良好的生活提供保障。
(2)课程衔接存在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职业院校也引进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这对于课程融合及学生接受度是有好处的,但是也存在某些弊端。有些院校为了适应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会大量删减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这样会导致知识点之间的联动出现问题,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相对于普通院校来说,职业院校的老师要求更高,需既具专业性又理论知识丰富,现在有相当多的职业院校老师中还有一部分为兼职老师、外聘老师,导致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应该聘请更加专业的人才,既能有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这样既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也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基于此,学校要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安排和引入合理的师资队伍。
3、职业教育教学场景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现有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在课堂完成的。遵循老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站讲台上讲,学生底下记笔记依然是主要方式;在教学手段方面,传统的黑板已经让学生产生疲劳,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场所上面,很多院校的实践教育基地形同虚设,无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平台。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1、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1)提供院校和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院校自身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优化自身公共课程体系。根据自己的授课时间及授课课时,合理调整公共课程资源,尽量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保留跟专业技能强相关、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课程,尽量不允许专业课抢占公共课。
(2)注重协调各课程之间的衔接程度。学校首先要保证课程之间的连接性,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按照专业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避免机械式的按照大纲去教学,防止各科之间理论知识相差较大,避免学生学完课程之后,对自身专业技能及人文素养毫无帮助,学生本身学完就忘的场景出现。
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1)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注重教师应聘工作,多多引进青年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并定期为高校引进高级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多多让经验丰富的人才进校教学,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首先,学校老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一定要完备;另外,要适时安排部分教师去培训基地及企业当中定期实习,实时接触专业理论的研究前沿,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指导;最后,要注重教师团队意识的培养,形成交流、合作的和谐场面。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1、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堂反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过程中应多多引入现实场景,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最后,选择跟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之外的能力。
2、积极开展多媒体式教学。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运用多媒体动画、声音等形式、使学生们产生想象力、创造力等,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这样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必然的,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应在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着手实施,以此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