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由学科的性质决定,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理解,就高职物理而言,主要是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以及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一方面科学精神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运用,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高职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探究对于物理学科非常重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目前,高职物理实验探究的形式还不够“活”,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常常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帮助学生打好物理知识的基础
物理基础知识是开展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职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尤其是物理的语言符号、公式定理等,不仅让学生记住,还要训练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彻底的掌握物理基本知识。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观察、实践、互动和研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此外,教师也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感到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高职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物理操作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掘物理的资源和素材,将教材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周边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通过有趣的语言和实验现象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丰富的实验内容和器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高涨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比如在进行《静电技术》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中的例子给学生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静电屏蔽的原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站在金属笼中,外接高压电源,笼外火花四溅,但笼中的同学能够安然无恙,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理,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和理解知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利用对生活的认知和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物理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和掌握。因此,高职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掌握实验的目的、现象、过程以及蕴含的原理。尤其是一些实验中的常用器材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验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可能刚开始学生对这些实验器材比较陌生,但是通过动手操作几次后,就会让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器材和使用原则了如指掌。比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线圈、灵敏电流计、条形磁铁、U形磁铁、导体棒、通电螺线管、电源、开关等,众多仪器可能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尝试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观察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通过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实质,学生经过一个实验的尝试,对基本概念有了理解,更加感兴趣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可以设计出“用条形磁铁在线圈中插拔”“连接通电螺线管”等方案,多个实验分析对比,逐步分析找寻到内在原理:在闭合导体回路中,如果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此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要互相的交流和探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样会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物理知识去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探究。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更加的重要和迫切。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欲望,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探究中,不断的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