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证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概念课中的应用策略

杨兆军

象州县中学,545800

摘要: 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采用论证式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论证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深化学生对相关生物概念本质的理解和认知,提升高中生物概念课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论证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概念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探究,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论证式教学;高中生物概念课;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高中生物概念课论证式教学在开展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生物学概念知识对相关的生物现象进行自由论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概念,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下面就针对高中生物概念课中论证式教学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阐述。

一、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物概念开展高中生物概念课的论证式教学

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生物老师要对学生掌握的已有生物概念进行了解。因为很多学生在之前可能会基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物知识对于相关的生物概念进行了自主理解和认知[1]。在他们心所建立的这些生物概念并不一定全部是正确的,所以生物老师要在高中生物概念课论证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建立的已有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建立的正确概念开展新知识的学习,这也是论证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的第一步。

以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活动为例,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概念,也初步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生物老师可以在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知识的基础上设置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问题一:你们知道氧气中的氧是从哪儿来的吗?问题二: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有机物是怎么形成的?以上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的概念知识进行深入论证,让学生对于相关生物概念掌握的更加全面,以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概念重复或者缺失的情况。一旦学生建立的概念知识是错误的,就会对后期科学概念的建立产生不利的影响。生物老师要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学生存在的错误概念进行了解,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主动转变自己产生的错误前概念。比如针对问题一有很多学生就觉得氧气主要来自于二氧化碳,但是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基于此,生物老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对已有的错误概念进行转变。

二、 通过认知冲突的产生开展高中生物概念课的论证式教学

要想让学生在论证相关生物概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主张,相关的教学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生物老师要对每一节课的重要概念进行提前了解,明确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和目标。并搜集丰富的资料作为论证式教学开展的支撑和依据。比如相关的图表资料、数据资料、以及事例资料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资料的分析和学习初步建立自己的主张。不过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或者生活情境以便于学生进行论证学习,促进学生在情境中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对相关的生物概念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2]。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老师可以通过对事实的补充以及科学概念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实现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拓展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以高中生物“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教学活动为例,生物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提供的教学资料论证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生物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将欧文顿实验直观性的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膜的组成成分,帮助学生建立膜是由脂质构成的概念。当然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也提出了一定的质疑。虽然脂质能够溶于有机溶剂中,但是并非所有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都是脂质。针对以上质疑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论据对已有生物概念的正确性进行证明,比如溶解脂质的溶剂会破坏细胞膜,蛋白酶也会分解细胞膜等相关事实的补充,让学生科学化论证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做得出构成膜的两个主要组成成分一是脂质,二是蛋白质,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还进一步加深和丰富了学生对相关生物概念的认知。

三、 通过科学概念的迁移应用开展高中生物概念的论证式教学

当学生对科学概念进行真正掌握之后,生物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科学概念的迁移应用,一方面来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另一方面来论证相关的生物学议题,这样可以不断深化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巩固学生所学习的概念知识[3]

以高中生物“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活动为例,生物老师的引导学生对细胞核是系统控制中心的科学概念进行掌握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理解,生物老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比如两性生殖细胞通过有性生殖可以实现两个细胞核的有效融合,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细胞核。这样后代不仅在继承了亲代遗传物质的基础上,而且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克隆人,你能从以上生物学概念中发现一些不支持的相关论据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出一些其他的相关证据吗?在以上问题的探究和论证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对自己已有生物概念知识的充分利用或者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来寻找相关的论据,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细胞核相关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细胞核概念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概念课在开展过程中论证式教学的有效应用,一方面需要老师对学生已有的生物概念知识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转变形成的错误概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通过丰富资料的搜集,引导学生产生一定认知冲突。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科学概念进行迁移应用,不断强化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叶云祥.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19(83):152-153.

[2]房舒. 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J]. 速读(中旬),2019(12):231.

[3]张莉沙,龚西旭,唐念,等. 基于教材分析的高中生物学论证式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2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