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三位一体视域下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宁昱铭

陆军边海防学院,陕西西安,710108

摘要: “三位一体”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军事职业教育对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都有很好的补充性作用,但是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仍然有待优化。本文从课程建设原则、建设意义、建设对策几个方面着手,对于军事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路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三位一体;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DOI:10.12721/ccn.2021.15709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军事职业教育线上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要突出其特点,充分体现出军事职业教育与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的差异,才能让“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整和立体,更好的为人才培养服务,起到全局性、牵引性的重要作用。

一、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完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对院校教育和部队实践都是很好的补充,对于强化学员们的学习深度和提高战士们的军事素养都有着很大的益处。通过对于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究,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对各岗位人才的适用性,能够充分发挥教员的优点,也能够让课程的学习者有针对性的收获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动力,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并且能够将知识掌握后用于实践。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对于军队院校教育是很好的激励,学员有机会听更多优秀教员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对于部队实践是很好的补充,军人在训练实践中,不会不懂的知识、欠缺的技能和理论,都有了随时重新温习的契机,在军人这一身份的职业能力发展上,有着重要的补充和帮助作用。

(二)全面提升军人综合素养

在“三位一体”的体系下,军事职业教育贯穿官兵职业生涯的始终,作为终身教育体系来建设的课程,对于军人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学科内容设置方面避免单一枯燥的书本知识问答,增加情景模拟、游戏任务等不同趣味性模式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的方式,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会加深,更好的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教学目的上,教学工作开始之前也应该根据各学员对知识的需求方面不同增设各种学科让大家在基础学习之上对更多学科进行了解,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了解知识之后对知识的实践运用。教学动机上,充分考虑到官兵们的个人需求,用个人需求引领课课程内容的设置,提高官兵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学模式上,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家掌握各个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并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最终实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体系建成[1]

(三)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几年新型的线上教学模式,在疫情爆发之后更加体现了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军事职业教育以往的传统课程枯燥单一,使得很多官兵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现在利用线上教育课程,网络的更新速度快,教学资料和课程也不断更新和增加,官兵们可以学习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军事职业知识,对国家和职业都也有了更深厚的荣誉感。教学情境和知识丰富趣味性大大增加,学员们在学习研究方面也能更深的理解课程,对课程本身还能进行剖析和延展,不断优化所学知识。

二、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军人的职业就是为打仗而生,一切学习训练都是为胜利而准备。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也需要瞄准强敌对手、紧盯作战任务、看好作战环境,第一时间把所学的新装备、新技能、新战法,融入到备战打仗中来,保证官兵专业技能能够完满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实现军事职业教育在院校教育、部队实践中的精准对接。

(一)为战育人的明确导向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的受众对象是全体官兵,但育人的标准是唯一的,就是提高战斗力,用今天的知识,赢得明天的胜利,为未来的战争培养人才,把准战争制胜的内在规律,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打赢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让军事职业教育资源成为官兵研究战争、研究对手的重要学习途径,达到我军敢打必胜的决心斗志和能力水平。

(二)立足岗位成长的必然要求

针对不同军兵种和不同层次人员类型,紧紧围绕任职岗位和专业类型,打造完整全面的学习资源体系。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体系包含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包括人文社科、政治理论、国际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官兵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步提升,切实将军事职业教育融入官兵的职业生涯中。

(三)满足部队训练的迫切需要

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应当不断适应作战形式新变化、技术理论新发展、战争标准新要求[2]。派专家、专人定期深入部队调研实践,组织归纳部队迫切的学习训练需要,更新备战打仗相关的课程、知识,促进课程建设贴近部队实践的内容,进而推进院校的教学内容。让军事职业教育成为官兵提高装备使用知识、精通打仗策略的有力支撑。

三、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强调需求的牵引作用

加强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当下提升军人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从当下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出发,对各类军人学历以及综合素质进行深入的分析,注重从官兵的学习情况以及需求出发,更好的将官兵的能力和价值展示出来[3]。只有了解和调查清楚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军人需求,才能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建设。

(二)凸显课程的专业特色

在设立军事化职业教育课程的时候,还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优势,根据军事专业特色,设立一些合时宜又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点的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只有这样才更能凸显出本校的优势所在,区别于别的学校和专业的体系。以边海防学院为例,突出边防特色,为边防官兵提供学习成长的可行性渠道,在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中需要体现出边防相关课程的专业性和必要性

(三)汲取线上线下的独特优势

在建设了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之后,阶段性考核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对于线下学习部分进行当堂的笔试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的百分之五十,线上的课程是通过学习时间记录,以及每节视频课程课后的问答题成绩占百分之二十五,最后的百分之二十五应该由撰写论文的成绩组成。为了避免学员们“作弊”,考察出学习的真正情况,还要进行现场情境模拟问答环节。更好的加强学员们的综合学习能力,调动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总成绩出来之后,老师还要进行核对最终上传到平台系统,为单位对于官兵的考评提供参考[4]

(四)提高军地课程的资源整合

在军事职业教学课程方面,军事知识不断更新,应该利用好信息化时代的优势,结合线上教学视频,了解和学习到最新的军事情况和军事知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们根据做好的PPT向学员们讲解军事知识,内容还是过于局限,军事知识通过文字和图片很难讲述清楚,它不同于别的,需要大量的影像资料作为背景支撑来讲解。这种时候线上教学就充分体现了优势所在,可以跟地方公司合作,加强军民融合,他们制作出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教学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浅显易懂,促进学习的全面性和效率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体系中的军事职业教育是提升军人职业素养的重要一环,在课程建设中也就要以军人的切身成长需求作为指引,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官兵学的有用、学的有趣,并且充分利用军地优秀资源,线上线下融会贯通,以此全面提高官兵的军事素养,锻造出适应时代环境的新型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