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CoS2作为热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比容量较高。并且,此类材料的电阻率低,热稳定性高,因此近年来已经逐渐代替FeS2在热电池中使用。但在CoS2合成方面,当前应用的方式存在较多缺陷,无法将此类的作用和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故而,相关人员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对热电池用CoS2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改性展开深入研究,保证电池的使用时间能延长。
1热电池用CoS2正极材料的合成分析
CoS2无法天然获取,只能采取人工合成的办法。现阶段,水热法、高温固相法是比较常见的合成方法,但两种工艺各有利弊,无法让CoS2的生产需求全部满足。但通过对沉淀法的应用,可以将CoS2合成期间出现的物相单一、热分解温度高等问题解决,并且此方法简单方便,可以根据具体要求控制晶体粒径。鉴于其优点,本文采取沉淀法与高温固相法联合的方式对CoS2进行制备,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获取材料物相信息,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微观形貌,分析不同参数对CoS2合成的影响[1]。
图 1 沉淀法合成CoS2工艺路线
1.1 反应物浓度对CoS2合成的影响
采取调节钴离子浓度的办法,分析反应物浓度对合成CoS2的影响。结合最终的结果来看,理论上讲,反应物浓度不同,合成的CoS2衍射峰位是逐一相对的,不会有明显的杂质形成。但是,如果在钴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材料的衍射峰强度将会下降,说明在反应物浓度升高的条件下,所得的样品结晶度偏低。同时,通过控制钴离子浓度,能对CoS2晶体的粒径进行精准调控,晶体粒径小时,对材料比表面积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能让其电化学性能改善[2]。
1.2 反应时间对CoS2合成的影响
CoS2合成的时间不同,物相和形貌具有很大差异。结合图中的数据来看,反应时间对CoS2的物相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当2为27.9°时,相对应的晶面是111;32.4°时,相对应的晶面是200;39.9°时,相对应的晶面是210;46.4°时,相对应的晶面是211;55.1°时,相对应的晶面是311。从图中可以看出,前驱体反应时间不会对CoS2的物相产生影响,但衍射峰位能与理论上的峰位相对,说明物相单一,没有形成杂质。但在6h时,衍射峰强下降,这与结晶偏低有较大联系。
1.3 补硫反应温度对CoS2合成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硫化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阳离子的向外体积扩散会对速率产生直接影响。并且,硫化速率在硫压力高于CoS2相的解离压力时与压力无关,在较低压力下,硫化速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同时,水热合成CoS2过程中,pH值、反应物浓度及热处理对产物结构及性能均会受到影响。
2热电池用CoS2正极材料的改性
在对热电池用CoS2正极材料改性期间,多采用添加导电剂的方式增强导电性,诸如碳材料,或者制备多金属硫化物,促进电性能的提升。针对CoS2空气稳定性改善方面,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选择利用FeS2做表面包覆材料,沉淀剂应用新制备的Na2S2,铁源为FeSO4·7H2O,借助沉淀法在CoS2表面位置直接对FeS2进行包覆。同时,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对样品存储1个月,对改性的材料物相、形貌进行研究[3]。
2.1 存储前不同FeS2包覆量对FeS2@CoS2的影响
在FeS2的包覆量不断增加下,在1~6wt%这一阶段,FeS2@CoS2的衍射峰位变化不大,与CoS2的标准图谱大致相同。但是,随着包覆量的继续增大,当达到9wt%时,衍射峰中会有微小的FeS2的衍射峰存在,并且峰强偏小。故而,在包覆量不多的情况下,因为FeS2的结晶度不高,加之峰强较弱,所以在XRD精度范围内不容易被探测,但若是不断提升包覆量,探测的效果会逐渐明显。
为深入了解FeS2@CoS2中FeS2的包覆量具体情况,以9wt%时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理论上的钴与铁元素的摩尔比是9.86,最终测得的值是10.78,结果比理论值大,表明具体的包覆量没有理论值高。
针对没有包覆FeS2的CoS2颗粒表面光滑度较高,但在包覆后,CoS2表面的粗糙度增大,细小的颗粒在上面包裹,使得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随之增多,能让电极材料与电解质充分接触,由此实现促进其化学性能提升的目标。
2.2 存储后不同FeS2包覆量对FeS2@CoS2的影响
为了解FeS2@CoS2复合物在空气中是否能保持稳定,在实验过程中,将样品存储在30℃、湿度100%的环境中1个月,之后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没有包覆的CoS2中有大量杂峰出现,这些是CoSO4·H2O的衍射峰,说明CoS2已经有反应出现,转换成此类物质代表CoS2在空气中没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在FeS2包覆量的持续增多下,此类问题能得到明显改善,杂峰数量在不断减少。在99wt%时,FeS2@CoS2XRD中的杂峰数量最少,通过研究了解,杂峰全部是CoSO4·H2O的衍射峰,说明FeS2对改善复合物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包覆量多,空气稳定性好。
结束语:
综合而言,通过利用沉淀法与高温固相法联合的方式合成CoS2,发现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均会对CoS2的物相和形貌产生影响。针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出利用FeS2做表面包覆材料,分析改性的材料物相、形貌,最终结果显示衍射峰中的杂峰数量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杂峰的强度会越来越弱,但改性后的材料放电性能良好,对CoS2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义成,曹勇,马士平,等.热电池CoS2正极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特性研究[J].电源技术,2023,47(12):1631-1636.
[2]李伟,叶丹宏,强杉杉,等.热电池用CoxFeyNi(1-x-y)S_2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23,47(07):926-929.
[3]杨潇薇,刘波,李科,等.热电池用CoS2正极材料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8,47(03):623-62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