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职业学院车工实训教学的开展策略

王桂香

山东泰山技师学院,271600

摘要: 开设车工实训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实践培训中的基本车床操作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在课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教师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和实际操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鉴于此,本文对职业学院车工实训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职业学院;车工实训;教学开展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职业院校车工实训教学的现状

实训课程是车工相关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并且加强其职业素养及实践能力,也能够有效地展开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借助有效的实训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劳动的观念,拥有更高的能力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教学也可以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对于其后续知识内容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工作岗位中。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讲,大多数拥有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都设置了车工实训教学场地,设置了充足的训练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平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的数量比较多,教师的人数有限,加之生源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教学质量依然无法提高,很难完成实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怎样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行课程中,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车工实训课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建设职业院校车工实训教学资源库,已经成为当前的建设重点,借助这一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训教学效果,为车工实训教学提供更大的帮助。

二、职业学院车工实训教学的开展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车工是一类传统的实训课程,实训周期比较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完理论知识,刚开始接触实训的实施比较新奇,对于各种车床、实践工具等都非常积极主动。教师在实训课程开展过程中,一般都通过播放一些安全教育知识以及车床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来了解基本操作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而这些视频内容比较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对实训内容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看到这些视频之后,完全没有兴趣,也对实训课程感觉到无聊,开始闲聊、玩手机、睡觉等,这样度过课堂时间。因此,在车工实训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些媒体教学视频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对哪些感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还可以在网络中找到一些更生动、有趣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形象的介绍车工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编辑制作一些视频、动画。其针对性更好,提高学生的兴趣。

2、加强教学指导

当前,车工实训过程中,教师的数量比较少,一个教师通常对几十个学生,这使得实训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也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首先,教师在车工实训演示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很多学生站的比较远,可以看清楚教师演示的学生并不多,还存在一些学生自己也不愿意看,因此,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不愿意看,导致整个讲解演示的效率比较低,很多学生看不清楚,一知半解,更没有时间想教师提问解惑。到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时候经常手忙脚乱,还容易发生危险。其次,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在讲解后,每个人可以实践的时间就会比较短,通常情况下,学生还没有完全熟悉操作就已经结束了,还有一些学生根本轮不到自己操作。在工科专业设置过程中,一个班有40名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就需要将学生划分成为小组进行,否则机床数量不够,学生实践的时间也不够。但实际上,有的学校在车工实训过程中,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每次只会开8台机床用于实践,教师在讲解和示范完成之后,每组会安排的人数更多,学生实践的时间更少,有时候只能是这一组的前一两个人进行操作,后面的学生都没有时间操作。因此,这样的问题与实践的根本目标相违背,学校必须在师资上进行扩充,在教育部门的师资要求下,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增加实训教师。学校可以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实训教学中,在实训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训练时间,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教学效果。

3、增加讨论环节

多数职业院校在对学生成绩判定过程中,都是通过教师的主观判定。教师判定之后学生也无从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不能有效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前,职业院校的判定标准一般都是平时成绩以及操作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最终确定学生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包含了考勤、态度等,学生完成实训会得到教师给予的评判,针对分数会有一些学生不解、不服,教师也没有合理的解释,使得学生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因此,在实际评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操作的每个环节进行重视,不能只重视工件成品结果,还要在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同学之间互评,让学生可以及时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还要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讨论解决,从而防止在后续的学习操作中再次出现这种问题。

4、校企混合实践

车床加工课程一般安排一个学年,第一学期主要在学校实施校内模块,第二学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轮流实施校外模块。

(1)校内模块实施

校内模块为基础知识部分,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发布相关课程内容到平台网站,学生使用手机登录平台网站自主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控与评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解答与释疑。在实训场地,把学生分组,几个学生共用一台机床,一人对照操作微课指挥,一人练习操作,其他同学协助指挥,练习熟练后再用手机录制一个操作视频,作为操作者的实训作业交给老师评分。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巡视保证安全,指出发现的问题,个别解答问题。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上交操作合格的视频为标准,主动权在学生,效果更有效。

(2)校外模块实施

校外模块即生产操作模块,加工对象是真实的产品零件。校外模块并非全部学习时间在校外,首先在校内预习观看教学平台的相关视频资源,教师再带领学生到企业车间现场见习一两天,并录制微课视频。回到校内对比观看网站视频的操作和自己录制的操作,然后首先在校内实训基地操作,以学校耗材经费向企业购买零件毛坯,加工的产品如果合格,则卖回给企业,所得费用奖励一部分给学生,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当学生的加工水平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安排到企业顶岗,由企业师傅指导,帮助师傅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按一定的比例与师傅分成,这样,学生和师傅均能从中得益,企业也能扩大产量,更加愿意参与学生的培养。

学生在这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加工产品的合格率进行考核,重点由企业师傅负责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提高学生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比重,由师傅根据学生平时在生产过程的操作表现打分,以工匠精神要求学生,把学生往工匠方向培养。对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学生,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

三、结语

车工实训课程作为职业学校中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扎实的实训锻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些问题,合理的采用教学方法,设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的训练,提高车工实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尧. 车工实训教学改革模式实践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9):201,203.

[2] 朱津铭. 中职车工实训教学的思考与经验探讨[J]. 南方农机,2019,50(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