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金银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133300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抽象性强的学科,学生对其理解往往需要借助实践来深化。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的教学方法,已经在高中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情境教学法的出现,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重遵循真实性、个性化、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并实施有效策略,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设计真实生活情境

教师选择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真实生活情境。以“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微项目内容为例,教师可选择与含氯消毒剂使用密切相关的真实场景,比如餐厅、卫生间等,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场所中存在的卫生问题,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含氯消毒剂来解决这些问题。随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情境相关的任务,提出一些问题,如如何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其作用原理是什么,以及消毒剂使用不当可能带来的危害等。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寻找答案。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84消毒液进行一次化学实验,如亲手稀释消毒液、观察消毒液与微生物的反应等。同时,学生需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为后续的理论分析提供实际依据。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分析含氯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并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可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科学地使用消毒剂来保障卫生。通过上述步骤的实施,情境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还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合理进行实践操作

“合理进行实践操作”是指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帮助他们在实践情境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以“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这一微项目内容为例,教师要明确实践操作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制米酒的过程,了解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包括糯米、酒曲、酵母等。在实验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米酒的制作原理和步骤,并强调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和操作技巧。学生按照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在米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糯米蒸熟,然后加入酒曲和酵母,密封发酵。在接下来的10天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取出少量米酒测定其酒精度和pH。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到米酒制作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和酒精。在实验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经验,包括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实验结果的意义以及改进实验步骤等方面。这种实践操作的情境化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辅助学习

以“甲醛的危害与去除——利用电负性分析与预测物质性质”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化学模拟软件和在线化学实验平台等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打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从而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展示甲醛的分子结构、危害及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场景。这种直观、具象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对甲醛的初步认知框架,激发他们对这一物质深入探索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视频资料,展示甲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它对人体的实际危害。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以甲醛为例,学生可以通过软件观察其分子结构,分析电负性分布,进而预测其酸碱性等化学性质。这种数字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线化学实验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虚拟实验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模拟甲醛的去除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设计思维。

四、注重跨学科整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时,“注重跨学科整合”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化学知识与物理、生物、数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化学知识,并提高他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利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燃料在发动机中的燃烧过程及其能量转换机制。通过运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是如何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汽车行驶。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化学知识,系统阐述车用燃料的化学成分、燃烧反应及其产物性质。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能够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并分析其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结合生物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整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例如,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不同燃料的经济性、排放物的浓度等,培养学生的定量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深入理解化学的本质,进而提升他们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玉敏.谈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3(27):138-140.

[2]虎永攀.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3(2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