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四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欧阳明飞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第一中学校,663200

摘要: 随着“四新”(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四新”背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要求,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更新、实验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阐述改革举措,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四新”背景;高中化学
DOI:10.12721/ccn.2024.1575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当今教育领域,“四新”正深刻地影响着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实验与理论联系不够紧密等。因此,如何在“四新”背景下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有效的改革路径和创新策略,对于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一)强调实验能力与综合素养考查

新高考模式的推行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查。在考试内容方面,增加了实验探究题的比重,不仅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步骤和现象的掌握,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改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地模仿实验操作,而是要真正理解实验的本质和内涵,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科学探究与学科素养培养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了重新定位,更加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验教学目标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化学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这一主题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同时加深对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

(三)优化实验内容与呈现方式

新教材在实验内容和呈现方式上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四新”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在实验内容方面,新教材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强、与现代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自制肥皂”“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对一些传统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探究性。例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新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不同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条件,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四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以生为本,注重实践与创新

在“四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实践与创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成分,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去除这些杂质。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如先溶解粗盐,再通过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去除可溶性杂质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案。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实际,拓展实验领域

实验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根据人教版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比如,在学习 “化学反应速率”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食物的变质速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厨房中清洁剂去除油污的快慢与清洁剂浓度的关系等。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和实验,不仅加深了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还提高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前沿的化学实验内容,如纳米材料的制备、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模块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特性的实验研究,让学生了解纳米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融合现代技术,开展探究式学习

为了适应“四新”要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实验视频、动画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和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同时,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解实验的操作和探究,改变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加深对电解原理的理解。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探究性实验课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

(四)全面考量,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各方的评价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实验报告的撰写、课堂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在评价学生的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还要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是否能够与小组同学良好合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四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通过理念革新、内容创新、方法多样及评价多元等策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应持续探索,让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助力其在化学学习中不断进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玉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及其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影响学[J].高考,2023(09):15-17.

[2]沈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性研究[J].学周刊,2023(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