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的国际教育价值评估

何洋Anna Burton

美国东西方国际教育学院博士导师中心,100085

摘要: 阐述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得国际化的教育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教学资源;国际教育
DOI:10.12721/ccn.2021.1570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大数据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大数据技术改革了传统的教育平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

1. 大数据与国际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理念得以改变。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到2020年,已经有500多家孔子学院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遍布五大洲,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在传统中,对外汉语的教学和内容设计都是站在本国的立场,都试图采用统一的标准来推广汉语教学。但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国外汉语学习者在信仰、民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统一化的教学实施显得举步维艰。大数据的发展为汉语教学的个性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技术手段来缩减文化上的差异,增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让学生学习到汉语背后的深厚文化积淀。

教育资源多样化。“通过多媒体数据采集,根据学习者需求建立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一系列语料库,构建教学、学习与反馈一体化、保障与推进动态同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充了汉语国际化教育的资源,增强了各种教学资源之间的互相影响。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数字技术的利用有限,没有形成学习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有利于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扩展。利用数字技术还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教师能够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便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的学习方式得到革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微课视频的设计更加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来解决自己面对的疑难问题。

2. 基于大数据的汉语国际教学发展策略

提升汉语国家教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其所承担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大,在老师的选择中本来就有较高要求。教师的授课对象更为多样化,要面对更多的外国学生,其面临的困难也就更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内容、探索方法、选择工具、培养学生的汉语素养。对外汉语的教师要具备更强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在新的技术环境之下,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具备传统的教师技能之外,还要具备以下技能: (1) 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教学所依靠的主要技术载体是电子产品,远程教育和微课教育正在成为扩大教育影响力的主要手段,教师要转变自己对传统课堂的依赖,锻炼自己的新设备应用能力,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精准解决学生的疑惑。(2) 教师要能够了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整个教育服务体系,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来做到自主学习。教师要定期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更新学习任务,做好自己的服务者和监督者的角色。(3) 教师要具备整合海量知识点的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师要将来自不同国家学生遇到的困难之处集合到-个数据库之中,为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参考。

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数字化教学措施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既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又要注重师资力量、软件设施的建设,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学生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是教学中的最重要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为学生量身定制服务。班级里的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甚至于来自不同的国家,学生之间的成长背景和语言学习需求都天差地别,这样一来,教师必须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整合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做到对症下药。这样一来,有利于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能够整合每位学生的需求,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天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在面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时也会更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制定学习规划。在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时,应当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参与汉语学习的学生身份复杂,学历程度不一,学习需求不一,只有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案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在了解学生的身份之后,可以大致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在教学中,目标催动法和项目教学法是比较高效的,而要实施这两种教学方法,最为基础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希望学习汉语之后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做翻译工作,这样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很强,学习效率也就相应地更高。如果学生是抱着玩的态度来学习汉语,那么其学习的效率就相对较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文化程度不一,从中小学大学本科直至博士生都有,在对学生的学历进行初步了解之后,就可以大致知道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以便于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在传统上,完成这些任务是很困难的,数量庞大的学生信息无法处理,就算汇总了学生的信息也很难分析出其中的特点和共性,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轻松实现对学情的了解。

设置个性化的知识巩固方案。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来巩固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课后,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直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整体上较为薄弱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静心制作微课,推送给所有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微课的学习。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专题性质的微课,向不同的学生推送,保障个性化课后巩固的实施。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利用专门的自习时间来进行课程的巩固学习。采取个性化的课后巩固教学方案不会占用教室和学生的大段时间,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大大提升了巩固复习的效率。对于学生来说,采用微课视频教学可以做到针对性的学习,减少了时间浪费。同时,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教师的课后辅导压力大大减轻。同时,大数据技术深刻改变了教学评价方式。从教学主体这一层面来说,可以高效开展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这三个环节,大大增强了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其次,从教学目标来说,大数据技术可以高效完成多个层面的评价,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互助学习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都可以得到全面的评价,能够为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结语

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大增强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效率,增强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力。为了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应当从提升教师技能,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在更大范围内高效传播中华文化。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得汉语国际教育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峰,郑长龙.国际科学教育视角下1-9年级学生“物质”核心概念进阶维度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2(17):24-31.

[2]李拓.拓界为中,拓中教育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发展开元、拓界、赋能[J].职业,202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