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踏入了信息大数据时代,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变得十分关键,尤其是在电力营销管理方面,但是在实际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电力营销领域距离全面自动化的目标相差甚远,这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窃电问题的发生频率,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反窃电方式进行科学的应用,而且还要加强对窃电现象的分析,对反窃电手段进行不断优化,从而将窃电问题发生概率控制到最低。
1我国供电企业的反窃电检查工作现状分析
1.1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在电力智能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多数用户都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用电量来进行电费的智能缴纳,用户用电呈现出范围波动大且不稳定的现象,一些用户别有用心私自窃电,导致供电企业对窃电设备容量与时间很难做到科学把控,且很难明确统计出已经被窃的用电量。不仅如此,因为我国供电企业在反窃电检查中需要应用相关科学技术才能全面统计被盗窃的电量,所以,窃电人员往往也会寻找供电企业的技术漏洞来窃取大量电量,这对供电企业的反窃电检查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供电企业很难统计出具体的电量,也无法准备掌握耗电量较大的原因,反窃电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1.2反窃电手段存在缺陷
电力能源的使用几乎覆盖所有领域,实质上属于一种虚拟产品,与常规产品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一些常规的产品能够展开相应的统计和监控,然而电力产品实质上是虚拟产品,不能够采用常规产品管理方式对虚拟电力产品进行管理,因此在电力管理方面难度系数非常高。当前电力管理主要应用电联统计使用记录的方式,对于现阶段使用的普通监测设备根本无法完成窃电数量的准确表达,这也是导致窃电问题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不法分子为降低电表记录的数值,采用各项手段进行窃电,这严重损害到了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如果在电力管理中发现用户使用量与企业供用电量相差较大时,电力企业往往会将线路老化、线路损坏作为电量记录相差较大问题的产生原因。而且,由于线路问题而造成的电能损耗根本难以进行有效计算,许多不法分子则是利用这一点进行多次违法窃电。
1.3检查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如今,许多供电企业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反窃电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反窃电工作开展方面存在许多缺陷问题,反窃电检查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许多供电企业监管力度水平较低,而且反窃电技术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反窃电检查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促使电力系统整体安全性较低。由于窃电手段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难以实现对窃电行为的识别,而且在窃电证据收集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难。
2反窃电检查中的电力营销大数据技术应用
2.1加强对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前期准备
如今,我们已经踏入了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电力营销管理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构建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存储、采集、分析以及整理等,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基于对优质硬件的使用,通常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和服务器设施,而且还包括用于信息存储的设施以及连接云端存储服务的重要设施等。在电力营销大数据信息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基础硬件设施进行科学的采购和架设,从而为反窃电技术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其次,应加强大数据领域人才的储备,促使人员配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营销大数据的需求;加强对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最后,应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大数据平台在应用过程中信息数量必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应在保障大数据共享的前提条件下,最大程度保障用电用户信息安全。
2.2在营销大数据中加强电量数据分类
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不断加强反窃电检查工作,并促进反窃电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反窃电行为。将电力营销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供电企业反窃电检查中,其具备良好的准确性与便捷性。在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反窃电检查人员可将系统电量相关数据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然后对用电属性实施科学分类,比如说,在不同类型的用电线路特征分析中可充分结合客户的用电负荷曲线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大小和波动来确定相应的变化量,然后通过数据模式与电力算法判断异常数据,从而科学判断出用户的窃电行为。在电力营销大数据的相关分类工作中,工作者必须要明确供电企业的线路规划特征,了解线路的基本运行规律。在每一次的反窃电检查中都要准确收集广大用户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实时数据分析,不断发现失压、三相电流不平衡或反向、相位异常等现象。在数据分析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要进行分时段跟踪调查取证,维护窃电现场证据,并依法给予窃电人员一定的惩处。
2.3对用户用电量数据进行分析
为了做好防窃电工作,发电企业必须利用现有数据对用电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需要计算用户用电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随后计算与负荷值变化有关的差值,以便为供电企业提供参考信息。如果有任何盗窃行为,能源检查员必须对用户用电量的波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识别出用电量变化较大的用户。如果用电量在一定时期内略有变化,可能不存在窃电现象。而电量波动越大,偷电的可能性就越大,为此,有必要对比用户的长期能耗,进行相关研究,注意收集证据,必要时实施隔离。如果认定有窃电行为,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罚,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电力公司还必须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在发生窃电事件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评估行为,以提高控制窃电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减少国民经济损失。
2.4加强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做到术业有专攻
当前企业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经验水平等也会对窃电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组织工作人员集体学习电力供电流程、学习窃电行为认定方法等积累判定窃电行为的经验,并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座谈会等,提高对于供电等相关流程的了解程度,从而有效地提升评估效果。另外,电力企业想要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人员储备,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从而保证企业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实施反窃电检查工作。
结束语
电力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对于某些用户来说电费也是一种较大的开销,由于他们对窃电行为的认识程度较低,为了自身利益而触犯法律。供电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反窃电检查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电力营销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对用电数据展开全面的分析,并严格执行电量数据分类举措,严厉打击窃电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樊琪.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9):149-151.
[2]刘敏,周路强,刘杨,于凯,云旻昱,刘永平,弓昊.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5(05):26-27.
[3]刘安磊,王浩,徐冬冬,贾旭超,陈琳.反窃电检查中的电力营销大数据技术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