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陈龙

镇雄县赤水源中学,657200

摘要: 初中时期,历史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属于较为重要的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初中时期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新课改背景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非常有必要,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以及家国情怀。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DOI:10.12721/ccn.2021.15757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追求高效性和自主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同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背景及未来趋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设法创新教学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这就意味着无法及时提升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效率,换言之,就是会降低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2]基于应试教育的发展背景,我国近些年来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合理分配各科之间的课程占比。从占比来看,初中历史所经历的调整与变动最大,由此可见初中历史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断向学生灌输超纲的历史知识,而实际上的历史文化并非硬性要求,需要学生慢慢理解,应试教育束缚了初中历史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改革初中历史教学。

多数初中学校在进行历史学科教学时,仍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摆正自身职能作用,正确认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并非自身。[3]教师一直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无法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对初中历史的理解时仍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教学的目标和时间把控等都属于课前准备工作的范畴。如果不能合理地把控时间,缺乏教学目标,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率。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积极做好备课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以“戊戌变法”为例,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基础。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再安排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查询。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话剧,充分表现康有为等人在戊戌变法之前遇到的困难,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1]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基于全新的时代教育背景,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替代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习自主权交予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虽然短时间内迅速更换学习主体角色会影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但是能够切实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国内部分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当前教学方式,旨在切实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显著增强了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只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对任何学科的学习而言均具有积极效用。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变,有助于完善原有激励机制或者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通过科学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初中历史课程当中,含有较多历史写实事件与历史人物,此类历史内容许多都有较强的情节性、故事性特征,尤其是人们较为熟知的一些历史故事、典故,适宜采用特殊的形式进行教学。同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可以对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有深刻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更深刻感悟到人物在当时环境中的内心真实情感。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关于甲午中日战争这一事件,学生往往不会有深刻的感悟,教师通过《甲午海战》电影可以为学生展现并还原当时环境下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屏幕,那些热情激昂的文字,在学生心里鲜活起来,一点一点,为我们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情景,构建出完整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心里的记忆悄然苏醒。在电影情节真实再现的情况下,学生能够进入特定的环境,体会到一场大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邓世昌,将会做出如何判断”这样的话题,通过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交流沟通,就容易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悟,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民族情感、家国情怀。

结论: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深入意识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选择科学的教学路径与形式,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能得以有效实现,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薛红娟.以教学反思助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90.

[2]高自忠.浅析初中历史情景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23.

[3]薛淑宏.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