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途径

奉友华

四川省遂宁市东禅中学,629007

摘要: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的结合,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应用从教材中习得的知识。生活化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热情,产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探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推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问题与需求,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生活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促使其树立学习自信。本文基于此,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物理;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2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现象与实际,将物理原理及规律的教学融入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物理探究活动当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就需要教师克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以学生的长远成长与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融入生活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用物理规律及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一、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因地制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达,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迅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资源的整合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初中物理教学资源也应该更丰富与多样,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网络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实现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如在学习声音传递能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最强大脑》,让学生观看用声音震碎玻璃的片段,使学生感受到声音的能量,还可以播放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用声呐杀害海里生物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超声波的威力,同时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当地的文化生活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潍坊是世界闻名的风筝之都,在这个地方每家每户都放过风筝,在学习大气压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放风筝去感受大气压,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在有风的天气风筝才能飞起来呢?学生的切身体验与课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去分析大气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究飞机起飞的原理,明确飞机起飞前为什么要高速飞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进行对比理解,对大气压就有了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能力。

二、组织生活实验,培养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然而,过去的实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多以教师演绎学生观察为主,难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生活实验,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视频、实验导学案,使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到实验分析、实验操作、实验反思等过程当中,从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以“滑轮”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生活实验:生活中,人们为了把物品从低处送到高处,常常使用滑轮这一装置,比如国旗、吊车等等。今天,我们要尝试制作可以运送重物的滑轮,请每个学习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取实验器材。在学生领取具体器材后,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实验学案,让学生按照学案给出的图片安装定滑轮,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这时,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改变钩码的个数,并将不同的试验结果记录在表格当中。完成实验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上台介绍实验情况,并与其讨论定滑轮特点,如F=G,s=h等等。这样,学生在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学习了制作定滑轮的方法,操作能力得以提升。上述案例,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设计生活化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使学生在合作讨论、合作操作、合作反思的过程中掌握物理实验技巧,生成良好的操作素养。

三、优化物理生活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物理能力

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使物理教学成为生本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也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与总结的,但是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感到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甚至感到物理知识非常陌生与难懂。因而,教师的讲解灌输式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产生很大的效果,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状态,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体验,从生活中获得感悟,注重结合生活现象来总结教学规律与方法。将物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要注重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譬如对于热点社会问题、生活热点等话题,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来认识物理知识。例如,学习了升华与凝华相关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做好相关记录。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且根据自己的思考,写出研究性小论文,把课堂与课外联系起来,将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及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有特色的作业,如学习了温度相关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自制温度计,学完压强后,可以让学生为家里的宠物设计一个自动注水的装置等,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了解蕴含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且使知识应用成为学生的乐趣,这是实现物理教学高效的重要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情感有着积极意义。物理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原理直观化,使物理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发挥,教师要注重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发权.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8).

[2]陈红.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21(1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