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很难开展高效的音乐课堂,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图片或者音频等,创新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烘托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比较落后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好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新型技术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各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的融入,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对硬件基础设备做好规划。在这种教学条件下,教师很难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如果只是应用传统的口头教学模式的话,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课程较少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一味地将教学目标放在提高小学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认为学生只有考取优异的成绩,才能够进入理想的中学进行学习,脱离素质教育的诉求。一些学校甚至一星期只为学生安排一节音乐课,教师在整体的知识讲解时,局限于课本,缺乏对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视,在无形之间加大了学生学习压力。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有时会直接将音乐课程改为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小学学生创新能力、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重点偏向智力学习,缺乏对学生德、体、美、劳、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教师的信息素质偏低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整个技术的应用水平。教师要有效地使用课堂的相关课件,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应用。在规划管理中教师要选择高品质的教学课件,这样才能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信息技术水平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信息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不能够有效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简单地操作课件,对一些数据信息搜索和处理不够全面,整个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不够科学,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导致信息技术很难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制订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引导其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相关的音乐学习情境之中,综合性地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营造轻松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主动对所学音乐知识进行探索、分析、总结、认识。有效地改变音乐教学模式,以循环渐进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聆听、跟唱、演唱等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内化,在帮助小学阶段学生形成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营造音乐教学氛围
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应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伴奏或播放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满足学生对音乐课堂学习的需要。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应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保证他们可以做到主动学、思、探和想,促使他们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有效体会,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演唱一些音乐,要让学生知道教师也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共鸣。教师要通过积极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多与学生互相沟通合作,共同完成音乐的演唱。
(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期间,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系统地利用音乐教学中多个不同的动态因素进行多方互动,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地发挥教学的积极功能。首先,音乐教师要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确定共同的音乐学习目标,帮助团队内部的学生快速确定学习任务。其次,在开展组内交流之前,团队的学生要通过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学习思路和独特见解,在吸取集体智慧的同时,共同成长。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学习意见的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后,以科学的教学思路,彰显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当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告一段落后,教师需要用多媒体课件,将前期所收集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总体规划,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刻记忆,并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通过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五)基于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教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应融合互联网技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强化音乐宣传,使他们对音乐知识给予足够重视,最终助力学生养成音乐赏析习惯,使学生的音乐赏鉴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培养自身的音乐爱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网络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借助网络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元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视野,设计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教师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软件应用能力,要学会借助软件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音乐教学效果。因此,相关教师要积极地学习现代教学理念,采用多种不同的渠道,明确当前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积极吸收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内容、新方案、新理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之外,校领导要积极聘请专业性较高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音乐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一系列的讲座,让教师畅所欲言,提出实际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加深教师的印象,使其受益非浅。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时,应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充分融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能够将自己的音乐天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邵迪.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8-20.
[2]张心琪.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24-26.
[3]余晓聪.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