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新时期教学改革过程中,网络多媒体技术以新颖的作用方式以及网络资源、创新技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 的促进作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深 入挖掘教材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进行教学设计,将主动权交 还给学生,使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程,合理设置学习计划,从而实 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谈
一、有效的课前预备,推动教师把关课堂质量
翻转课堂一般以学生小组形式进行,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将教学任务分配到学习小组中。可以将一整个单元作为翻转课堂的任务来分配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单元的知识讲解。在学生的课前准备期,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准备进度,并提前浏览学生的讲解 PPT,为学生指导如何准备一堂高效的初中语文课。比如,教师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配于两个小组来解读。组一负责第一课时,讲解重点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组二负责第二课时,重点讲解文章的写景手法。所以,组一的任务是:(1)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背景。(2)讲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个生活片段各有什么特点,其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组二的任务是:(1)讲解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2)讲解百草园情景和谐合统一的关系。(3)讲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百草园生活的和谐统一关系。”分配任务完成后,组一为课堂讲解准备 PPT,教师预先浏览了组一的 PPT,发现组一对作者进行了简介,但是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没有足够的展示,所以教师提出了修改意见逐一对其讲解 PPT做了修改。通过教师的提前了解与浏览,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前预习的不足并能够为学生指正修改。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则是翻转课堂实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翻转课堂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不限制教学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和教学手段总是丰富多样的,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由于教学者只有教师一人,使得教学方法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而在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大胆创新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包括戏剧法、相声法、朗诵法等等,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即时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
在翻转课堂中,由学生进行知识教导时,学生的威慑力相对较弱,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投机取巧,在课堂中分散注意力。翻转课堂的初衷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应该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而应该让所有学生一起享受课堂。为了保证翻转课堂的高效率,应该建立即时的课堂评价机制,这里提出“讲解与主题贴合程度”“讲解流畅度”“讲解深度”“讲解新颖度”以及“讲解配合度”五个评价角度,平均一个角度二十分钟为满分,由其他学生为讲解小组的讲解效果进行评分,并且由讲解小组在讲解完毕后抽取三位学生的学号,被抽到的学生公布自己的分数以及给予分数的理由。例如,在《背影》的初中语文翻转课堂中,当讲解小组讲解完毕后,分别抽取了12号、4号、29号三位学生进行评分讲解。12号学生给予该组的分数是87分,理由如下:“首先,在‘讲解与主题贴合程度’上,我给了18分,因为讲解十分贴合主题—展示出了文章中表达的父亲对儿女深沉而朴素的爱;在‘讲解流畅度’方面,我给了15分,因为讲解过程中我觉得你们是看着PPT才知道下一步的讲解内容,讲解内容的衔接是不够流畅的;在‘讲解深度’上,我给了16分,因为我认为你们对文章主旨缺乏一点自己的理解,感觉深度有点欠缺;在‘讲解新颖度’上,我给了你们19分,因为在上课一开始,你们为我们播放了《父亲》这一歌曲,为课堂营造了很好的氛围,一下子把我们给吸引住了,我觉得是值得借鉴的;在‘讲解配合度’上我给了19分,因为当你们的组员讲解卡住的时候,其他组员为他补充讲解,我觉得你们配合得很好。”……由于抽取学生的随机性,这便要求学生认真地跟紧翻转课堂教学的节奏,并能够给予恰当的反馈。而这,也恰恰能够给学生以一定的紧张感,有助于从侧面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切实的课堂补充,助力学生完善知识网络
由于学生初步接触教学工作,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讲解的重难点不够明晰等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所以教师需要关注翻转课堂中学生教学的实际进程,并记录学生在重难点知识以及细节知识上的讲解程度,如果讲解不够确切,不够透彻,教师有必要在学生讲解完毕后对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例如,在《桃花源记》的翻转课堂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世外桃源”的深层含义讲解不够清晰,其他学生只能理解到“世外桃源”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却不了解这个“世外桃源”对当代人的意义以及“世外桃源”的现代价值。所以教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刚刚的小组讲解十分精彩到位,但是我需要为大家补充一点知识,在陶渊明那个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所谓‘世外桃源’,是一个未遭战祸的安宁之地,是作者政治理想的寄托。而在现代,‘世外桃源’指的是我们向往的精神家园或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通过教师对“世外桃源”知识的补充完善,整篇文章的讲解便更加完整,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明确教学中心,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语文教学的中心,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思维、学习内容更加清晰,从而进一步强化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优化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而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课堂表现、接受能力制作教学视频,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中心突出,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更加明确,才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发挥翻转课堂的教育价值。例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要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主线,把握紫藤萝的基本特征,从而让学生欣赏、观赏、品味植物之美,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为此,教师应借助互联网、书籍等,设计紫藤萝的状态与图片,并以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认知,进而梳理课文的结构脉络,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同时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句和段落,并说明理由。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自己的语文学习思维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展现翻转课堂的教育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与优越性,从而将翻转课堂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更新与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语文课堂的翻转,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博《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下)》2019年第2期。
[2]孙月《翻转课堂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