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

温秀 宋小霞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锦绣大道南段99号天府智谷D栋乳山市人民医院 264500

摘要: 浅析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我院60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是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延续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呼吸频率、峰氧耗量、CO2排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高;两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P<0.05)。结论:为冠心病患者在实施介入手术治疗时应用康复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手术;康复延续性护理
DOI:10.12721/ccn.2021.1570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冠心病是一类心血管疾病,临床比较多见,老年人群是高发群体,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影响严重。冠心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心前区疼痛,严重时会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猝死。治疗此病最常用的方式是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可得到改善,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1]。介入手术落实后,科学护理比较关键。为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本研究对纳入的患者分组实施不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60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是研究样本,编录时间:2019年3月-2020年8月;分组方法:随机摸球;小组:对照组(n=30,男女比值15:15),年岁34~75岁,中位值(54.2±2.3)岁;观察组(n=30,男女比值16:14),年岁33~74岁,中位值(54.2±3.1)岁;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在知情协议书上签字,经医学伦理审查会考察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依据常规护理准则对患者展开护理。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其做好健康教育。

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具体护理如下:

(1)构建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有护士长、护理人员、主治医生,小组成员在实际护理前期,总结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进展,建立档案资料。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与之对应的护理方案。

(2)电话随访与复诊

患者出院第二日,护士可采用电话方式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与疾病状况,掌握患者的疾病恢复状况,电话随访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按照电话随访状况,护士可叮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实际复诊时,护士可按照电话方式来提醒患者。

(3)延续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护士需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可经短信、微信等形式与患者多加交流和沟通,每日为患者发送预后方面的知识以及需注意的问题等信息,供患者掌握。患者出院后有不解时,可借助短信、微信与护士加以沟通,护士可耐心为其讲述。

(4)心脏康复指导

为促使患者的心脏康复,患者在出院后护士可重视对患者的引导。护士可建立在患者的实际状况上帮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以低脂、低盐食物为主,保持营养均衡,多进食水果蔬菜,戒烟戒酒,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速心脏康复,强化预后。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呼吸频率、峰氧耗量、CO2、排出量、左室射血分数。(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运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运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来剖析本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x̄±s)、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观察。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

两组比较,观察呼吸频率、峰氧耗量、CO2排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分析(x̄±s)

3.png

2.2 分析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

两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P<0.05)。见表2。

表2: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分析(x̄±s)

5.png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比较严重的疾病,介入治疗于冠心病中发挥作用重大。要想获取良好预后效果,需配备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常规护理虽可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够全面,不具备针对性,康复效果不够理想[2-3]

延续性护理针对性较强和连贯性,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手术对患者加以护理,更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4]。这是因为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比较注重,为达到此护理目标,可将医院护理连贯性延续到院外,连续、全面展开指导,加速患者的疾病康复。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对患者院外引导与指导比较注重,患者于院外也可得到良好的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5]。本研究中,观察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与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较优(P<0.05),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好。

综上所述,为冠心病患者应用介入手术治疗时予以延续性护理,不仅可改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车鑫霞. 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20):149-150.

[2]李晓丹.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PCI患者术后心脏康复的疗效研究[J]. 安徽医药, 2017, 18(6):653-655.

[3]束嘉俊, 刘贤亮, 施雁.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20):2628-2631.

[4]许家素, 金丽芬, 戴艺,等. 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现状[J]. 全科护理, 2019, 17(15):34-37.

[5]王欢欢, 刘瑞, 魏永鸣. 延续性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8, 16(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