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这种变化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介教学方式日益流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教学领域的改革,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政课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在教学改革中总结自己的经验,让思政课与大数据时代更高的契合度,因此合理变革思政课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人员须思索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改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以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单向灌输。在这种形式下,老师们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单纯地用书面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没有充分思考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也没有开启有效的课堂互动,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下,为了在教学中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必须引进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打破传统讲授形式局限性,力图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由于只有如斯才能真正让学生认同思政教育。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招聘人才,除了要考察求职者的专业背景之外,还要考察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顺利地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是高职院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种探索,通过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出专业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职业素质。
(三)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衡量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展开,高职院校能够切实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涵养、职业品德素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会得到显著改善,整体实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这将有利于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学生需利用大数据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
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想提升他们的学习努力性,就需要老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努力性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提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下,他们也要与老师一起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可以利用校内的教学器材,如提前预习思政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在学校图书馆里查阅相关资料,或利用网路在校内的网路上取得与常识相关的事例,以达到自我进修的目标,因而能发挥自身进修的功用。同时,面对老师组织的沟通环节,同学们也应该积极合作,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深入思考,并与同构的同学进行沟通,达到提升学习成效的目的。提升学习自主性的学生也要运用好大数据。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创建与思政课相关的学习渠道,如公众微信等相关网站。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建立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公众号,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中进行讲课,以便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学习的勤奋程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生的特殊差异可以获得丰富的尊重,而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资料也能反映出他们的各个方面,例如个人生活习气与兴趣喜好、思维静态等。这种情况可以被看作是教师开展特色教学的有利先决条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实践主题,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活动。
(二)丰富思政课堂学习形式,扩展学生吸收的知识范围
在日常的思政课中,老师会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如果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学,那就太难了。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拓宽思政课堂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实思政课程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再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三)展开思政教学反馈,强化教师个人技能分享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每个老师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可以增强老师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每次教育结束之后,都要进行反馈,收集学生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得出更多的结论。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理解思政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问题。老师的协作,可以让课堂更有趣,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教育的可贵,从而逐步提高自己。总之,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经常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校也会定期组织一些课程,专门的讨论,让学生们对各种知识有更多的理解,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增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形式实现多元化,全面评价大学生学习效果
理论测试应该与其它测试方式相结合,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大学生的理论和实际能力。第一,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并根据他们的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来给他们评分,根据他们的专业和班级的排名,在期末的时候,把他们的成绩和他们的成绩挂钩,这样可以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热情,增强课堂学习积极性。第二,注重实训内容的重要性,适度增加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操作,改变以往仅靠理论考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理论为依据、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多元化考核形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相关知识解决具体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与未来专业工作内容的契合度。第三,针对不同职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学生在培训内容上的明晰,注重教学细节,增强各岗位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总之,思政课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它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大数据的环境下,高等职业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加强学习的积极性,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打下杰出基础。当前,思政课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特色课程和大数据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集体实践能够获得充足的尊重,从而提高思政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楠.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商情, 2021(49):0013-0015.
[2]雷惠珺. 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会计职业岗位实践》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应用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10):49.
[3]魏少玲. 课程思政: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三全育人的教学改革研究——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 v.6(47):62-63+65.
周红波(1971—),湖南韶山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