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利用红色资源彰显历史育人价值

邓流坤

福建省清流县实验中学,365300

摘要: 红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有着必然性,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合理应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初中生历史荣辱观的塑造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红色资源;历史课;探究学习;育人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69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文章,文章中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能够丰富近现代史教学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较强文化性与现实性的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道德价值,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的信念与理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弥补教材内容高度概括、缺乏细节描写的不足,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的学习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走向与趋势,感受历史事件中的民族精神。

(二)有助于教师推进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过度关注理论知识讲解,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导致学生出现了“课堂记笔记、课下做习题”的问题,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没有自己的见解与认知,对历史发展了解不够深入,历史思维能力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直观展示”“生活元素引入”“历史情境再现”“红色基地实地考察”等方式将红色文化引入历史教学中。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传播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特色的先进文化。历史可以说是文化的见证,同时也是红色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只有做到铭记历史,才能够了解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体会红色文化的精髓,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比如,延安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很多革命主题的红色区域,其中有枣园、杨家坪、凤凰山等革命旧址。由于受到时代的渲染,这些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其中延安红色文化就来源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和革命者、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在非常困难的时期融入马克思主义后积淀形成的文化。因为当时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延安文化显然充满了爱国情怀,同时延安文化也蕴含艰苦奋斗的作风,蕴含了我们伟大革命者的心血和广大人民的智慧。延安有着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在革命教育当中有着一定的示范性作用,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将此作为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素材,选择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此和历史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落实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教学要求。

(二)立足教材实际,培养红色文化精神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明确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要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初中生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进而引导学生认同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并能为之努力奋斗。由此可见,中学时期的历史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能够弘扬和发展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和美好精神,可以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例如,在讲解历史人物屈原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屈原投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节的传统和习俗,进而能够感受到屈原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可以理解屈原为了救国救民而做出的牺牲,体会当中的爱国精神,这其中对国家和民族的爱正是红色文化的真正内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屈原才能够被写入史册,数千年来无法被人们忘怀。在讲解屈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延伸,让学生联系岳飞等人的故事,体会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探讨其中的红色文化内涵。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渗透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和历史教学的融合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红色文化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红色文化革命根据地,还可以找寻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直观的感受当中,红色文化可以带给学生心灵上的冲击。综合素养是提升红色文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合理地应用红色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富足和人民生活的满足,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帮助学生回忆有关五四运动的历史,通过视频资料将学生带入这段历史当中,体会峥嵘岁月中的红色文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红色文化和历史教学的紧密结合。另外,在征求家长配合的前提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允许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假期,组织学生和家长亲临革命老区,亲自体验老区的红色文化氛围,这种实地考察式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深刻地记忆历史事件,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红色资源承载着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精神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是一种“活教育”的体现,它为历史教学输入了新的血液,补充和扩展了新的素材,让资源生动而饱满,让课堂真实而有效。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有效挖掘红色资源,更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探寻红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朱红云.红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5(10):57,73.

[2]李袆芳.庆阳红色文化资源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3]窦雪.红色历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延安:延安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