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数学师生合作的有效策略研讨

徐馗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中学 674214

摘要: 师生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师生合作的机会,缓解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帮助。师生合作教学课堂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学生有了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开发和训练,从而提高了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合作;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更符合学生特征的新颖的教学方式,符合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要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合作,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形式流于表面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理解“师生合作”这一概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方式,缺乏对“师生合作”这一话题的研究。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刻意,就只是为了完成新课改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比较随意,在时间结束后就草草了事。这样就会使得课程当中的师生合作流于表面形式,很难展现合作的实效性,需要教师的调整和改善。

(二)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在数学课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分为行为合作、情意合作和认知合作。不仅可以完成知识的传授,也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起到丰富的作用。但是,在课程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教师在课程当中的功利性思想是比较强的,很难转变角色和学生合作,在课程中依旧将自己放置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这就导致课程中的合作形式单一,很难达到理想当中的合作效果。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的策略研究

(一)师生合作需要教师发挥主要作用

在师生合作环节中,教师发挥着主要作用,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掌控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把控着教学进度,在师生合作中有领导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合作的实施需要教师来发挥主要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害怕教师等原因,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影响师生合作的效果,进而影响学习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教师要重视与每位学生的合作。

尤其是对待那些不愿意主动进行交流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给予他们足够的发表意见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明确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的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就像火车头,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师生合作的效果将无法保证。因此,师生合作需要教师发挥主要作用。

(二)创设合作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在此前提下,初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并在该教学情境中增添师生合作环节,通过该方式构建学生情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被激发出来,唤起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欲望.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截一个几何体”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当下最为流行的装修设计,主要是通过截取不规则物体的方式,使其产生不规则的美,这里准备了几样材料,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如何截取这几样物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设计天赋.”通过该方式,可将数学知识和设计创意相互结合,为单一的课堂带来了新的乐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让学生真的动手制作截面,而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圆柱体、圆锥体以及正方体等几何体图形摆放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几何体图形将自己想到的截面绘制出来,并采取拼图的方式,将绘制的截图图形在课桌上拼接出来.通过该方式让学生看到不规则截面设计所呈现的真实效果,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对截一个几何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师生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部分学生的自主能力、分析能力较弱.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为师生合作提供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将数学素质较好的学生与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或将性格开朗和腼腆的学生分为一组,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自主进行探讨.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统计图的选择”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内容向学生布置以下任务:某一电子产品公司针对5款电子产品近两年的销售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对比,望销售部门根据统计得出的数据和对比情况制作出统计图,汇报产品销售成果.针对以上教学任务,教师可让学生分组将制作统计图的方案讨论出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适当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出现思路错误的现象.此外,教师还能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让小组成员轮流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形成组内良性竞争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让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取长补短,还能增加师生合作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师生合作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有效的开展合作,将对最终课程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合作中应该把控自身情感、创新提问活动、加强情境创设、善用激励评价等。使得师生合作得到实现。虽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师生合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我相信凭借教师的努力一定能合理的解决,让合作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蒋雪兰.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7):119-120.

[2]陈仲达.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5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