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田伟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418400

摘要: 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步与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所高度提倡的。初中历史教师应树立创新精神,立足新课改的各项教学要求,从多个方面推进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促使初中生掌握好历史学习的技巧,逐渐养成正确的历史学习习惯,从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7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初中历史教师在落实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要求,推进历史教学的创新发展时,应充分了解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并把握好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兴趣点,然后选择合适的新型教学方法,让初中历史教学重新绽放活力,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学习动力。基于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对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进行研究,从而以新颖的教学思想于课堂实践活动中将有效策略落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呈现出精彩的初中历史课堂。

一、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历史教学

教师开展的历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应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类的课外学习活动时,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历史知识学习体会,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能让学生不再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可使其形成积极的历史学习情感态度。

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对周围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观察与调查”这一课外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亲身观察周围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上发生的极大变化,并且拜访周围社区的年长一辈、邻居街坊,获得丰富的调查数据,然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在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可让他们回归课堂,分享各自完成的调查报告成果,然后展开交流,学会结合这节历史课的知识点讨论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在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时,他们会自觉地投入一定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回归课堂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评价与交流的教学环节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找到自己在课外实践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二、重现历史画面,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历史画面重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中有多媒体技术能够供教师教学使用,而该资源恰恰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将历史画面呈现。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了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应用多媒体技术重现历史画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情感,从而助力学生将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在新课改下实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在初始学习阶段,我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的几个片段,使学生了解商鞅变法、长平之战对秦统一中国的积极影响。然后,我在大屏幕上呈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示意图,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秦统一中国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了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之后,我结合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了爱好和平的德育教育。在课堂活动任务结束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让学生之间互相谈论了学习收获。这样,通过在课堂上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发挥,以直观情境将历史画面重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学生顺利理解了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意义和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顺利实现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融入当代生活,感受强烈时代对比

在传统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面对课堂并没有参与的热情。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不妨采取融入当代生活元素的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时代对比,明白学习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从而点燃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以求用恰当的点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新课改下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原始农耕生活》这一课时,首先,我根据教材内容,简单对学生讲述了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我以多媒体技术展现历史图片,与学生共同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指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农耕经济现象,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令学生认识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又结合当代生活环境对学生渗透了历史文化素养,旨在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之心以及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做了系统的梳理,让学生交流了这堂课的学习心得。这样,通过融入当代生活元素,在强烈的时代对比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了历史内涵,切实在新课改下促进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以角色扮演为主开展体验式的历史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教师在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时,应从这个角度入手,引入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其更深刻地领悟历史知识,将历史知识印在脑海里,学会自主解读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效果。目前,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体验式教学法之一,许多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或者场景性,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历史故事或某个历史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良好体验下,更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

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当时学生游街宣扬“五四运动”口号、宣扬爱国精神的场景再现出来。学生可将自己代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当时青年学生热血澎湃的爱国情怀,理解他们出于爱国之心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甚至理解“五四运动”产生的深刻历史影响。因此,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还可将青年学生被捕、北洋政府在上海民众的支持下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的场景再现出来,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在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知识问题:“为什么当时的青年学生和上海民众会掀起‘五四运动’?它展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什么力量?让当时的革命志士深刻意识到了什么?推动了哪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学生可结合自己的角色扮演体验对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将历史知识前后联系起来,使其对“五四运动”的历史原因、历史发展过程、历史发展结果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效果,并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主动学习兴趣,自觉发挥主体作用,根据个人的良好学习体验,从课堂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历史知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指引着教师。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当有主动学习的思想,了解新时期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在重现历史画面、融入当代生活、创建问题情境、开展合作学习、实施表演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房晓东.加大多媒体技术应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5(20):244-245.

[2]张衍利.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才智,2020(24):141.

[3]王艳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