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

刘志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010031

摘要: 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最主要的核心发展内容,同时也是帮助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需要在校园阶段就要掌握最初的社会技能,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的适应社会生活。通过及时更新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从而快速的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方向,进而对市场需求进行掌握,并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对社会岗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2.1570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中职学校的崛起,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在全力的发展和转型。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发展职业教育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中职学生快速适应社会。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从总体的发展角度上进行分析,在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实施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为了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快速的掌握技能和知识,需要深化中等职业的教育改革思想。

1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1  强化能力本位的教学观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课程是培养学生所设立的最基础方案,教学是培养学生实施的过程,因此教学工作需要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此外,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最主要发展的核心,无论是从专业能力还是从社会技能,方法能力都必须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培养中职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因此学校所开展的教育任务需要根据学生今后未来的发展情况,发展能力进行确立。此外,课程的设立和教学内容的设立大部分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从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认知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接受能力较差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针对这一现状,中职学校需要对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在对教学课程选择时,需要以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企业的需求为主要的出发点,从而确立中职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技能,并根据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来设置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从而确定学生最基础的课程学习内容,这不仅能够有层次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文化课程和素质课程。在对教学改革之后,首先需要减少理论课的投入,并且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并根据理论内容与实际技术的结合,从而加强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技能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1.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大多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操作性较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以让现代计算机教学展现出优势。中职的教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化多媒体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从而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进行直观的授课。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比,可以让中职学生快速的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首先,教师在进行教课时,可以将讲解与学生操作进行同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实时的模仿教师的教学流程,这不仅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快速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出错率,这对于中职学生提高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有着积极的表现。其次,中职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时,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来确立学生的学习任务,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相关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需求,进而对教学内容实施动态化的划分,使学生更加生动,有趣的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需要将新知识进行生动解析,从而实现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难点和知识重点,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中职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思维发展。通过学生的实践与尝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中所在线的教学效果,这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势

受到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现阶段大多数的中职学校,依然采取最普通的笔试方式来评价学生这一学期或这一时间段的学习效果。而这种评价方式的侧重点是在于理论知识。然而计算机专业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不仅仅在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也应该趋向多样化,这样才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该从课程评价的裁判者逐步迈向课程的学习者和鼓励者。由于计算机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因此计算机教材本身的发展具有滞后性,同时这也表示了中职教师不能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教材上,需要在教学和考试中逐步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岗位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和考试板块时应该是灵活的,通过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基础性,进而选择行业中最新的需求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细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能力。此外,教师在进行考试内容设置时,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对考试任务我只能要求进行设立,这有利于全面的看待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3 师资队伍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根本

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普通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反应,同时也体现了一位中职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以及对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开发能力,技术的实践能力以及艺术专业能力,通过对实践教学的学习,从而增强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自身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以及促进本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研究本专业的教学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从而增强教师与社会外界建立的联系。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从而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分析和针对性教学内容的设置,中职教师不应该把目光只停留在教科书上。总而言之,中职教师需要通过多途径的学习和对本专业的专研,从而增强自身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

4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应该多开展有关计算机操作类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应用技能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课程要求的知识范围并不广泛,然而在专业特色和技能要求上却是非常严格的,在实践课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的备课,并运用连贯系统的学习任务和教学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设立。通过合理的安排上机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训练中明确学习目标,这对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表现,除此之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后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实践类竞赛,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5 促进学习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技术的实用性较强,这种技术需要学生在大量实践活动操作的基础上说完善的一种素质教育。因此,针对计算机技术这一特点,教师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并且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学生的学习思想中,其次,在进行实践操作时,教师需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采取小组合作协同完成的教学策略,不断的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网上信息储备量大,因此含有无穷的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网络来寻找学习资料,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学生收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6 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是一项使用性较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科,中等职业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需要不断的加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寻求最适合中职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文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电子测试,2016(03):129-133.

[2]孔艳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02):308

[3]马铭.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06):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