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型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诞生,为10kV电网检修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工作人员应意识到这一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利用技术设备的力量,及时定位线路故障位置和时间,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和管理水平。
110kV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优势
1.1技术原理
在10kV电网中,线路放电接地是其中经常会发生的问题。在当前的配电网线路中,通常会使用小电流接地设备,在其进行单相接地过程中,能够连续平稳运行2小时,可维持良好的运行能效。若设备未能接地,则会使两相电压有所升高,对于线路的绝缘性、整体安全等级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进行了两相接地,会导致出现过流跳闸的问题,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单相接地的时间较长,也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此时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便会对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这种问题决定了在传统维修中,通常会采取线路与故障点隔离的方式,将两点分隔开后分别单独检修。但新兴的故障定位技术的投用,可在自动化设备的支撑下,凭借其智能化的特点,迅速对故障点加以定位,还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即时完成对设备的自动更新。在立即向工作人员发送故障点相关信息之后,便能够使用这些信息内容,做好交换机数据交换工作,使设备的运行维持良好的可靠性。
1.2应用优势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形、地貌相对复杂,部分配电线路会穿过人口较少的地区或山地等,使供电需求存在分散化的特征。如果依然延续以往的维修方式,会导致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也难以确保配电线路得到及时维修。在对线路进行检修之时,若能灵活运用故障定位技术,可让后续工作更加便捷,降低资源分配难度,使各地居民使用的电力供应更加稳定,提升生活品质。其次,在电网排查工作中,维修人员有时会前往山地、林地、河谷等,对10kV电网进行线路检修,此时会给维修人员带来困难,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时为了及时恢复供电,还需要人员在危险环境中开展工作,如恶劣天气、夜间等。但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可助维修人员一臂之力,将线路中存在故障的位置,通过系统加以识别,使得维修人员不必再延续传统工作模式,对故障发生位置逐一排查,只需按照系统提供的信息,完成既定故障点的维修任务,可获得理想的检修成效。
2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在10kV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2.1在线监测技术
该技术能够在10kV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及时对工作人员予以反馈。当电网出现故障之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相位会在瞬间产生变化。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会实现构建好信息完备的数据库,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正常状态下电网的运行数据,将异常状态下获得的信息,同正常数据加以对比后,便能检测出相应的故障发生位置,在比较电路产生的问题后,为故障维修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当故障发生时,该系统可监测到存在问题的电路,对故障发生的准确时间进行确定。在此期间,还可针对电路在接地瞬间产生的电流、电压,开展时间的对比工作,让工作人员立即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还可掌握电路汇报的管理信息。若瞬间接地电流量,超过了正常运行是的既定值后,系统便会实时对两个电流量数值进行对比,找到其中最接近接地问题发生的时间点,逐渐缩小故障排查的范围,使工作人员最终借助系统的力量,发现数据存在的异常。该系统另一项优势是可以搭配信息技术的应用,实时分析整个电网中的控制成效。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应用,系统可检测异常信号,定位线路的位置,再将信号发送到管理设备中,以智能定位为核心,在电网计算后开展数据对比工作。从其本质上分析可知,这是一种反向分析法,可以此控制寻找范围,发现线路中可能会发生接地问题的线路,使工作人员可立即对已经发生问题的线路部分,做出迅速的故障定位处理。除此之外,此系统还能实时获取电流量变化值,以“短路规避”的原则,知晓停电现象发生的位置,再向存在故障的位置不间断发送信号,用以确定线路的这一部分中,是否存在短路或开路的现象,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工作人员可通过这种模式,以最快速度发现线路中电流流量瞬间变化的节点,从这一节点出发向外部扩散,进而可发现周围地区内所有具有同样问题的故障点,便于之后维修工作的高效开展。
图1:在线监测系统构成
2.2智能监控技术
该技术以在线监测技术为根基,当融合了电路指示技术后,更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也属于网络配电监控技术的一员,其构成上以监控软件、系统设备、信号接收器等为主。在工业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10kV配电网络管理工作中,其信息化的特征更加得到了凸显,经由软件平台的利用,可在人机交互界面的引导下,对当前配电线路运营情况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给工作人员。其中的信号接收器会即时分析各种收集到的信号,在系统设备的“带领”下开展故障定位工作,凭借内部集成的多媒体技术,可将故障信息发送到在线监控平台中,为工作人员的定点排查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系统还可将故障以标签的形式进行归类处理,将标签内容映射到故障点确定中,标记出线路发生故障的相关信息。维修人员可参考标签内容,掌握故障点的维修级别,便于安排维修工作的开展顺序,科学调整与安排工作时间,将更多精力放在问题解决和线路维修中,尽快恢复正常供电,减少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此技术正处在发展状态中,工作人员还能使用其他相关技术,配合该系统的使用。如利用数字代码反馈法,在经过组网分析后,当电流通过线路后,可提升数据传输到系统的精确度,使配电线路供电运行更加平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能源,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极为重要。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转变了以往10kV电网的检查和维修方式,不仅保障了维修人员的而安全,也减少了投入成本,提升了工作能效。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牢牢把握在线检测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要点,保障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人们用电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志韬.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在10 kV电网中的应用[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12):154-155+158.
[2]唐简,张小琛.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及其在10kV电网中的应用[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1,(01):31-33.
[3]郭传亮.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及其在10kV电网中的运用初探[J]. 电子世界,2019,(03):168+170.
[4]周明. 10kV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1.
[5]张少保,詹欣圳,陈全民.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及其在10kV电网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6,(20):167.
[6]林铭泰. 10kV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剖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6,(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