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研究

马千里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 本文针对湖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套激励机制方案,旨在促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合作质量和效率,实现合作双方的利益最大化。激励手段包括财务激励、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同时本文建议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多样化激励手段,以及建立健全评估和监测机制。
关键词: 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DOI:10.12721/ccn.2023.157166
基金资助: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年度课题编号HBZJ2023779《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研究---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研究成果
文章地址:

湖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有合作模式下,仍存在合作深度不够、合作质量不高以及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设计适用的激励机制方案,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更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以提高湖北省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

(一)校企合作模式

湖北省职业教育中存在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定制化培训等。这些合作模式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了合作的平台和机会,有助于搭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知识与实践的融合。

(二)激励机制问题

尽管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学生就业率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增加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激励机制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匹配不足、激励手段不够多样化、激励政策支持不充分等因素限制了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

二、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设计方案

(一)目标设定

1、提升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激励机制方案的目标是建立更紧密、全面的校企合作关系,包括更多的学校和企业,涵盖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和项目。通过扩大合作范围,企业和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不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利互补,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的全面发展。这将带来更多的共同发展机会和收益,为湖北省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

2、提高合作质量和效率

激励机制方案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合作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学校和企业可以更好地加强合作交流、共享资源,提升教学和实践水平,从而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效率。这样的激励机制将推动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更加紧密、高效,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实现合作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激励机制方案的设计应以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导向,寻求双赢的合作模式。学校能够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而企业则能够获得符合其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激励手段

为了实现激励机制的目标,可以采取以下适用于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激励手段和措施:

1、财务激励手段

财务激励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激励手段,可以直接激发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设立奖学金制度,以表彰在校企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奖学金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和发放。同时,提供资助学生参与实训的经济支持,如报销交通费用或提供实习津贴。这些财务激励手段既可以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也可以提高合作质量和效果。

2、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推动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可以为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和激励机制。政策文件应明确指导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和责任分工,为合作双方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和规范校企合作,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合作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利共赢。学校可以向企业提供教育资源和专业知识支持,如提供专业培训课程、教材和教学设备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场所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和机会。通过资源共享,学校和企业可以互相补充优势,提高合作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实施策略

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适用的激励机制方案,促进学校和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提高湖北省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本文建议在湖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校企合作项目和实施激励措施,同时通过政策文件的制定,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和激励机制,为合作双方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政府还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交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期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与实际需求相匹配。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并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支持学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三)激励手段应多样化和灵活

除了财务激励措施,还可以采取其他激励手段,如荣誉奖励、技能认证、专业培训等。学校可以设立荣誉奖励制度,表彰在校企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和教师,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合作。学校还可以与相关行业或机构合作,提供专业认证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和证书。此外,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四)建立健全评估和监测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评估调研,了解激励机制的实施情况和效果。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合作双方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激励机制。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推动激励机制的改进和调整。

四、结论

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合作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机制,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更紧密地合作,实现合作双方的利益最大化。政府、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推动湖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为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艾妮,朱裕,潘麒伊.高职工科类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2(02):109-111.

[2]郭晓芹,李鹏,单长梅,朱瑞雪.政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合作机制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1-4.

[3]王鹏,范丽波.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0):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