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配电线路运检的常用方法及应用研究

周震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神池县供电公司,036199

摘要: 从配电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上来看,主要就是对电力的运行情况采取一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检查,以及维护,这其中需要对关键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同时对电力运行的安全设备进行检修,加强对电力运行中配电线路的检查与维护。随着电力能源需求不断提升,配电运检工作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以及全面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手段,才能进一步提升电力运行工作的效果及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关键词: 配电线路;运检;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

1.1自然因素诱发的问题

由于配电线路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在高空架设,这就导致线路在运行当中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降雪产生的线路冰冻引发的线路中断;暴风雨引发洪水、泥石流而造成线路直杆倾斜、倒塌引发的线路故障等。此外,线路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暴露,难免会遭受侵蚀,线路老化等也会引发线路故障。这些自然因素一般是难以避免的,在运维检修当中也难以实现问题的精准确定,会给检测维修带来极大难度。

1.2管理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机制能够为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有效提高线路检修维护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但在现实当中,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首先,缺乏完善的设备数据管理体系,在部分区域出现配电线路故障时,没有该区域与之对应线路、设备的数据信息,难以根据现有数据迅速找出故障点,更无法及时确定有效的故障处理方案;其次,缺乏健全的配电线路监管机制,线路在架设到运行维护当中,缺乏对应的监管,线路质量、架设状态、维护情况均缺乏有效约束,无法从整体把握配电线运行状况,给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1.3运维检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与检修人员综合素养密切相关,高素质的运维检修人才队伍能够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并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当然,运维检修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缓慢,是在长期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培养高素质运维人才较为困难。目前,运维检修人员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部分人员拥有丰富经验,却缺乏理论素养,工作当中缺乏全局思维,更没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部分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1.4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配电运检工作的要求。在配电运检工作中,相关工作的实施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施的质量以及效率。相关的管理包括对人员的管理设备的管理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管理,只有根据以上的管理内容建立起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制度,才能进一步提升配电运行工作实施的效果。但是从目前来看,现有的配电运检工作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没有认识到标准化管理,对于提升运行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思想。在现有的运行管理体系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导致很多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的有效性。

2电力公司运检常用方法

2.1设立电力公司数据系统

设立电力数据系统是每个电力公司基于先进科学技术下必然需要做的整合系统。

对电力公司而言,数据系统可以直观反馈出主要存在的问题。例如,某区域电力主要存在何种安全隐患,另一区域电线大面积出现老化,对于已经统计出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修整来维持电力正常运转。对现代化科学而言,电力不仅维持科学,科学也能为电力提供帮助。大数据发展下的科技手段可以预测出很多电力线路可能存在的隐患,计算推演出未来地区电力出现的问题,也能根据数据更合理地安排电线架设。对运检而言,数据系统不仅能提供已有的信息整合,还能更科学地为检修提供便利,是应该广泛运用的手段。

2.2建设运行检查程序

在建设数据系统的基础上,为运检设立管理程序,杜绝曾经的工作维修人员随有随调情况,避免因人手不足导致的运检维修混乱,提前排出合理检查程序。为避免因不能预测线路问题导致某地区突然出现电力问题人手不够的情况,运检需要为此情况做好提前准备,减轻后续维修的混乱情况。对于大数据科学演算推出的重点需要观察区域做出提前设防,能有效避免突发情况导致的人手不足问题。完善的运行管理程序不仅可以提前维修分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工作量,还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恢复电力供给。通过与数据结合使用的方式让电力运检更方便高效,也为数据平台继续发展和通过数据推算预测电力问题提供基础。

2.3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对于现代配电运检工作来说,加强先进技术对于提升配电运检工作的效率及全面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AVC控制系统,无线测温系统以及光电互感器这些先进的技术都能促进配电运检工作的实施。其中,AVC控制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结合了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的优势,能够对电力网络中的调压设备进行控制。同时,AVC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自动纠错,自动锁闭的功能,相关功能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配电运检的工作效率,在电力网络出现故障时,AVC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的发出报警,从而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在配电运行工作中,加强对系统内设备运行温度的监测十分关键,因为相关设备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设备的散热不足或者是关键部件老化,就会导致一些区域温度急剧上升,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在传统的配电运检工作中,难以实现对所有设备温度的有效检验,而利用无线测温系统将温度传感器已与自动化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当设备温度超出预支时,就会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保证温度异常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运检人员,提升了预警工作的全面性;光电互感器一般应用于室外高压电和大电流的故障检测工作,光电互感器具有更宽的频带直流频带,可以达到几百钱和能够更好地完成继电保护工作以及谐波检测工作。同时,光电互感器能够与现代数字化的电力系统进行连接相关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提升运行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4加大智能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智能化运维检修水平

在智能电网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智能信息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的运用,以此提升运维检修水平,实现检修的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首先,要加大智能运维检修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配电线路运维当中,通过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来第一时间确定故障范围,并根据故障数据信息制定应对方案。其次,做好智能监测的投入力度,通过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控设备、机器人等进行全天候24h对配电线路的监测,有效提升监测效率。

结束语

在电力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也会存在一些难以查找的线路故障成因,因此,针对现存问题,本文主要从人才素质提升、先进技术应用、管理机制健全、外部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问题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黎潇.10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3):129-130.

[2]许森.新时期配电运检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