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高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促进其成长与发展。阅读能力是学生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在中历史课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还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文章针对高中历史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具体教学思路和策略,以供参考。
一、高中历史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缺乏深度阅读的意识,囫囵吞枣,未能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与意义所在,忽视对教材内容的总结与延伸;其次,学生过于关注阅读材料表面意思,忽视阅读图表和其他信息的重要性,难以全面掌握历史材料想要表达或考查的方向;再次,学生单方面关注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未能做到对历史知识与相关发展规律的探究与思考;最后,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不了解历史材料中的时代背景与实际情况,似懂非懂,未能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究。这些问题其实存在一定共同点,就是学生在阅读历史材料的过程中,无法在其中提取有效和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致使学生在知识记忆、运用等方面出现偏差,难以有效、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后,学生会受到成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丧失学习历史的动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判断。高中历史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期间,应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式与技巧,建立主动阅读历史、了解历史、分析历史的意识与习惯。引导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感受到阅读、学习历史的乐趣所在。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有目标阅读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各个章节、段落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联系,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优先学会深入阅读课本,找出历史材料、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先,教师正式授课之前,应针对教学内容和历史材料进行深入阅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学生编选知识性、思维性较强的学习目标,设计材料思考练习题;其次,授课之初,教师将学习目标和整理出的材料思考题以课件或板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环节。在此期间,教师可鼓励学生使用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了解阅读材料,或是在班级中选出一位学生进行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种阅读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目光和注意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阅读材料中的生字、难字,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之前练习题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出材料的中心、重难点。
(二)讨论式阅读
完成教材内容的阅读后,教师可以针对之前为学生提出的练习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检查之前阅读的教学效果,若学生存在疑问可及时向教师提出,并由教师进行针对性解答。在这种互问互答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将自己不会的问题、知识等进行梳理,并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知识架构,有效梳理历史知识点,找出解决相似问题的办法和历史理论依据。
(三)拓展式阅读
无论是之前的“有目标阅读”还是“讨论式阅读”,学生阅读的材料和内容多为教材内容,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阅读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导学生认识到历史材料、事件本质与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将历史材料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身历史知识体系,深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巩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期间要养成记录阅读笔记的习惯,便于学生课后复习的同时,提升与发展阅读能力。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开展第一节历史课时,就应向学生提出记录笔记的要求;其次,写教材评注时,要明确评注与材料的关键词,以及各史实材料的历史意义;最后,学生可将教师板书记录在笔记中,便于课后复习。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的上海、天津、汉口、厦门、镇江、九江、广州等城市,都设有供外国人居住、由外国人管理行政、税收、警察和司法的租界。……按照科学规划建设起来的新式马路、煤气、电灯、电话、自来水、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系统,这类中国以前没有的新鲜事物,都率先出现在租界。
材料二: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通商。汉口英租界也在该月同时划定。……沿长江的租界区却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的。于是形成了土汉口和洋汉口之分。土汉口杂乱肮脏,物质落后,生活粗糙,而洋汉口干净漂亮,物质文明,生活精致。一种对西式文明生活的向往,在汉口民间自然形成。
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通过关键字词“租界”“通商口岸”说出材料一为先进科技文明传入国内。而材料二中的主要内容在于叙述通商口岸的开启带来的优点和缺点。而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是什么,不难看出是因果关系。由于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文明开始转变但也受到了一定压迫。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期间,应优先掌握学生的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更强的阅读教学方案,力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此,教师可从梳理知识脉络、创新阅读方法等方面着手,以有目标阅读等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金.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2022,4(4):22-23.
[2]马金宝.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2022,6(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