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探析

王振

黑龙江省交投峰悦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 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轨道交通的施工技术最为关键。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需要重视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确保轨道交通工程的有效优化。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管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目前,中国对城市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项目的日益重视,促进了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的城市进步提供了基础支撑。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必须全面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标准,采用先进有效的施工技术,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

1.1埋深及开挖

1.1.1埋深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埋深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埋深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的成本,同时也对整个工程后期使用的便利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埋深技术主要用于轨道建设,轨道建设的埋深相对较浅。施工人员应尽量避开其他地下管线结构,确保城市居民生活有序。在埋轨施工过程中,还要保护好地面上的其他建筑设施。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建筑设施的保护也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施工人员应明确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改进技术的应用要点。

1.1.2开挖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首先检查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岩石的开挖深度。在延期开挖过程中,应明确施工场地区域的土质。如果施工场地区域为软土,岩石碎块较多,且项目施工区域周边交通密集,施工条件较差,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地下管线的埋设部分。埋地管道的数量和复杂程度直接决定了岩石开挖的难度。所以在施工前,要做好各方面的规划,详细了解地下管线的施工情况,为后期的岩石开挖提供可靠的指导。如果施工区域地形一般,可以采用明挖覆盖,这样施工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施工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棉花法可用于挖掘泥土和支撑边坡形状。如果施工区域边坡环境较好,可采用边坡开挖技术,结合开挖深度,用水泥完成支护。但如果开挖区土质疏松,可采用连续墙支护技术和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支护。

1.2城市轨道交通通风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通风系统是极其重要的内容,监理人员应从多方面加强监管。比如安装风扇时,要注意安装消音器、电动执行机构的活塞风道等设备,及时安装新风机和排气扇。根据具体情况,当需要同时安装新风机和排气扇时,只安装新风机或排气扇是不够的。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工程通风性能的最优化,在安装新风机和排气扇时,需要及时搭建风亭。由于车辆行驶速度非常快,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污染空气。如果没有风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车辆与空气之间的一种压力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给人体带来极度的不适。

1.3电力接地技术

电力接地的目的是有效传导电力,在线路短路时,能提供一个低电阻的通路,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的接地可以为线路的运行提供控制点,稳定点对点的位置,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此外,对于雷雨天气易遭雷击的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采用防雷技术,使雷电沿长度方向击地,避免对轨道交通工程造成一定影响。选择低电阻的接地电阻,减少雷电的停留时间,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但管道的运行受接地装置的影响,需要合理选择接地装置材料,保证材料的腐蚀性。在施工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好后续的接地检查。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措施

2.1深化设计,合理优化图纸

就现阶段轨道交通的具体建设而言,应合理规范设计图纸,合理优化设计环节,以满足工程质量建设的具体情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设计规范或者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设计,很容易导致设计图纸不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设计图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了解,切忌单纯依据文字资料进行图纸设计。由于施工工期一般较长,且施工过程中总体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图纸设计,同时应进行图纸会审工作,进行科学的优化和调整,充分保证图纸设计能满足施工的具体需要。不仅如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设计时,要认真识别和审核图纸,及时勘察施工现场,主动查找各种资料,结合具体的施工经验对施工图纸进行优化和完善,为施工环节的科学合理性提供重要保证,充分满足和适应施工的具体要求,达到施工标准。

2.2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的重要基础。完善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施工管理制度。针对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各类突发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内容,制定处理方案。二是明确各阶段施工负责人。海外轨道交通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大、参与方多的特点,难以实现整个项目的统一技术规范。因此,需求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简化了水库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实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并逐步完善了整个系统。合理处理数据,确保水库工程整体运行。比如:设计了一款手机APP,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查看水库的运行状态,保证了水库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智能检索系统,可以准确、高效地确定水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快速解决问题。

2.3加强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管理

首先,根据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情况,更加注重施工质量,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施工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管理的优势和作用,促进轨道交通项目的顺利建设。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工程的技术管理,实现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的管理和监督,安排专业人员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排查各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减少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和隐患,提高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强调施工技术的关键作用。最后,要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对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要求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施工,保证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轨道交通项目有独特的施工准备要求、施工规范和竣工验收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相关单位应按行业规定和标准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和竣工验收工作。全体施工人员要积极参与规划安排,就人力资源、材料设备、组织体系、设计资料、资金分配、配套建设等诸多问题集思广益,确保施工质量。

2.4培养技术人才 

为了促进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保证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平。因此,必须加强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所有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资质,掌握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保证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优势,提高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

结束语

轨道交通项目在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单位监理人员应充分发挥作用,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结合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措施,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促进各方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芳,许水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分析[J].时代汽车,2020(21):191-192.

[2]姜兴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03):14-16.

[3]李跻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