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宋佳星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

摘要: 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当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同样也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但就目前高中物理整体教学情况来看,多数高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纰漏,使得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难以得到稳定且持续的有机发展。为此,本文便以此为背景,以结合高中物理实际教学案例的方式对核心素养视域下更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探究。
关键词: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7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思维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应当包含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态度、独立探索意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物理实验的操作实施水准等。目前,面临物理学科的课改整体背景,物理教师有必要将培养物理学科良好核心素养的实践工作融入物理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过程。学生只有达到了更好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实践能力标准,才能充分展现出物理课堂教学的良好实践效果。

其次,是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感到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以及物理题目的解答过程难度较大,进而导致了学生在物理学习的开展实践过程中产生反感态度。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物理学习成效,因此教师有必要运用更加生动并且有趣的方式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逐步形成物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物理教师对于趣味性的物理课堂实验应当进行全面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

最后,是增强学生的独立探索与实践运用意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包含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能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不能局限在理解基础性的物理课程知识要点,而是应当达到独立解决物理课程实践问题的目标。为了保证以上的物理授课教学宗旨目标得到完整体现,那么关键性的学科课改举措就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索物理学习问题,避免将既定的物理问题答案直接展现给学生。物理教师以及班级学生之间需要经常展开物理课堂中的沟通互动,教师需要运用亲切与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确保学生感受到物理教师的关怀帮助。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一)应用小组协作模式,优化物理探究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是高中物理中不可割舍的重要教学组成,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确保物理实验的价值与功能能够得到最大化彰显,高中物理教师在革新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时,便可以获实“以人为本”理念,通过科学组建物理实验小组,驱动学生展开深度实验探究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物理实验体验,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推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围绕机械能守恒定律展开“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物理探究实验活动时,高中物理教师就在系统把握学生物理学习水平与素质能力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水平相当、能力相当的物理实验探究小组。并让学生小组围绕机械能守恒定律定义“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自主探索物理实验思路,明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与物理实验器材,展开对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由此,学生便会从机械能守恒的前提出发,探索出多种各不相同的实验情形,设计出完善完整的物理实验方案,并能够根据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定义,明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质量、高度与速度”,分析与处理物理实验数据,得到物理定律的有效验证。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了相较于以往更加充实而又丰富的物理实验探究体验,在以小组合作、协作互助的方式研讨分析物理实验方案、展开物理实验操作、记录测量物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其科学探究能力与物理实践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与增强。这对高中物理教学实效的提升、学生深度物理学习的实现、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嵌入物理学史,强化态度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学生在理解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必然联系的基础上,逐渐树立起的正确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是学生专注物理研究、投入物理学习的重要情感意识表现。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时,便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见缝插针地嵌入物理学史,让学生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科学家观点、历史事迹的方式认识到物理是一门追求真理的科学,进而生成效仿科学家的兴趣,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高中物理教师就可向学生渗透伟大物理学家牛顿运用微积分将引力定律与运动定律相结合,进而建立并能够描述行星轨道方程的物理史料与物理学家牛顿坚持不懈探究万有引力规律与运动定律的物理故事。在此基础上,高中物理教师还可将现如今的航空技术发展与科技水平提升与牛顿所提出的物理定律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了解相关历史资料的方式由衷地感悟到牛顿等物理学家的伟大成就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如此一来,学生不但能够通过了解物理史料的方式得到物理视野的开阔,形成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其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也会在物理学家、物理成就的感染与熏陶下得到良好养成。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思考能力

物理核心素养应当包含物理学科的自主思考实践能力,所以学生在物理课上应当得到全面充分的锻炼。教师对于物理学习探索意识薄弱的学生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运用循序渐进的物理学习思维启发方式来指引学生探索更多的物理课堂知识。教师应当避免将物理题目的正确答案直接给予学生,而是通过实施热情鼓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逐步探索获得正确的物理题目答案。并且,物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仔细观察的方式来理解日常生活现象,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思维来判断生活场景中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物体浮力的物理基础知识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联想物体浮力的真实场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制作物体浮力模型以及自主画图等方式来辅助解答浮力相关问题。学生对于物体浮力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应当能够大胆进行推测与判断,从而实现了锻炼学生自主联想实践能力的良好课堂效果。在课后时间里,学生应当在物理教师的思维启发下尝试自主观察物体浮力现象,深刻剖析物体浮力现象背后涉及的物理学科原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工作应当融入物理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当前课改指导下的物理学科教学来讲,总体性的实施目标思路应当包含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针对物理实践问题进行独立解答等。因此,身为学生学习引导者与学生发展促进者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组织与优化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要在深刻认识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必要性与关键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应用更具吸引力、更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对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来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能够以深度物理学习为阶梯、为支架、为桥梁自主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鹏.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学周刊,2021(2):55—56.

[2] 曹金河.如何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高中物理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36):9—10.

[3] 田锋.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