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上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趣味性、情感性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
2、有助于加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教学,很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尤其是在学习教材内容时,教师往往是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但是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后,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3、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学资源,拓宽历史教学思路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以及思考来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信息、图片以及视频等引入课堂,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并将这些信息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1、巧用网络资源
网络上的历史资料丰富而复杂,它们不仅来自古老的文化,也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发展,最终呈现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容易接受的状态。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可以提升教学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思维,从而获得更多的历史认知。因此,教师应积极搜索和利用网上的信息,并灵活地将它们融入课程中,以便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更优质的高中历史课程。
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了一项挑战性的任务:在课外的空闲时光里,观看《觉醒年代》这部TV剧以体验当时的动乱和共产党人的激情。为了更好地掌握历史,教师应利用课堂上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把历史上的变迁和当下的幸福联系起来,并且使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更自觉地、积极地分析和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此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它来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授“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尽管通过传统的方式讲授课程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理解课程内容,就很难体验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降低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优点创设情境。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收集有关该课程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并且这些问题呈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这样就能让学生主动接触相关情境,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应该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要求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寻找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走上更加高效的学习道路。
3、培养自学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推动高中历史课程的变革,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化教育学理念的普及,自主学习已成为学习的必备素质,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世界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网上学习。使用互联网学生可轻松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些资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一步推动历史教学的变革,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取得进步和发展。
以“国共十年对峙”一课教学为例,在本课中,教师应使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并且通过预习,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这样,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通过使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知识,如让他们观看“长征”“反‘围剿’”“遵义会议”等相关微课,并鼓励他们参与小组讨论,以此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之后,教师将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展示,让他们在课后轻松复习和反思,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巩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进而有效推动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
4、引入虚拟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VR)技术已经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三维、立体的历史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1)虚拟现实场景再现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建相应的历史场景,如古代城市、战场、宫殿等。学生可以通过VR设备进入这些场景,亲身感受历史氛围,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古代城市布局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城市的街景和建筑,让学生在虚拟的城市中行走,直观地了解古代城市的风貌和规划。
(2)角色扮演与互动
在虚拟环境中,教师可以设定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参与历史事件。通过完成任务和互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这种角色扮演和互动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文物展示与鉴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将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文物鉴赏和学习。这种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文物鉴赏和学习。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实现文物的360度全景展示和细节放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特点和价值。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诉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教师只有突破技术的逻辑,以全新的生态学的逻辑进行融合研究,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新蜕变。
参考文献:
[1] 孙晓梅. 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C]. //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成都分会场)论文集. 2020:1-4.
[2] 藏乃措. 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