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江海涛

杭州浙大东南土地研究所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被提出,应对该需求,本文会对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的城市景观规划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提出相关的规划设计研究理论的研究对策,以生态和空间之间的相关性作为讨论的核心,以可持续性作为导线对景观记性规划并设计出方法框架。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性;“生态一空间”相关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DOI:10.12721/ccn.2021.1570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城市是一个人类高度密集的地方,近些年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提升外,也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问题,给资源也带来了一定的浪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城市景观和人们所建造的建筑、桥梁等城市构成要素是不同的,城市景观属于自然领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时应当以生态可持续性作为规划的基础要素。

1传统景观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并不能较好的解决较为尖锐的生态问题,长时间下其缺陷日益严重,其缺陷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设计哲学正处于困境当中。一直以来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利用的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的特点是以浅层生态学的思想作为设计哲学的中心思想,而这种思想在理论研究和生态保护实践中已经受到了深度的质疑。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生态理论和生态价值最为设计哲学的标准。

第二,以生态可持续性作为城市景观的规划基础,其设计理念和标准和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之间是不同的,在这样的区别之下,基于生态可持续城市景观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什么系形式也具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而要想对这种新的理念和审美进行表达,还要将其转化成实体的空间和形式,就需要对景观规划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要想对以上的问题进行高效的处理,则需要度与之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和研究后得出设计方法的框架。

2设计方法研究对策

(1) “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及相关理论景观生态学提出的“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是从真实景观抽象而来的,为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了一种空间语言。这一模式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有关斑块的原理、有关边界的原理、有关廊道和连接度的原理等几方面。运用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可以把城市景观的各种实体要素在一定尺度上转化为这三种基本的景观结构单元,并运用上述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各项要素的形状、数目分布、景观生态过程的影响,从而确定有利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空间形式。

(2)景观格局理论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Pattern)是指空间格局,它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格局的特征既可图示,也可通过一.系列数量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关的理论主要有聚集一一零散格局原理、关键性格局原理、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等。

3设计方法框架的建构

本文主要进行阐述的内容为如何以生态可持续作为基础对规划方法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的生态可持续性。对该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阐述:

第一,在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互相影响进行分析时需要从更高的层次和更早的设计角度来进行,这样的分析方式可以帮助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更高的合理性,城市的分析将会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对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结合和应用,对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不同情况下的所产生的互相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的原因在于,不同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设计目标所形成的城市景观和格局模式都是不同的,这样做可以同时满足这些不同。

第三,在自然生态处于保护或者是被修复的状态下,应当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景观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是当前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将这些景观和格局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就是格局规划研究。

对城市景观应当如何对成体系进行选择和应用从而实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保护获或者是修复,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生态过程、物质和在对能源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是有利的,而对于这种研究规划就是技术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在对生态相关的文化和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二者在城市景观空间和实体的形象上的表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就是对景观形态的研究。

以上所提到的四方面内容和城市景观之间都有着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关系。因此,当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是以生态可持续作为导向的,那对其进行研究的方法应当是以空间格局作为研究的基础要素,将生态——空间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为研究的核心理论。从设计方法框架的完整性上来说,其框架的内容应当包括解析、概念化、评价以及细化四个部分。其中解析的内容为,对生态过程、文化过程以及经济过程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概念化则是对假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主要针对的是在解析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评价则是对以概念化过程为依据设计出来的方案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细化则是针对评价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对方案进行整改,对概念化进行完善。

4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本文对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对设计理念进行确立的时候应当以深层次的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相关理论,同时建立一个以生态可持续性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对于设计方法的确立,则应当将融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生态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利用,对生态和空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的讨论。本文所提出的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的设计方法框架是以生态——空间的格局作为核心,在设计框架中主要的内容都是 为了突出生态可持续的规划理念,很少的提出了城市规划中的常见的或者是说那些共性问题等,事实上就是对常规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关于生态建设的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生态问题,能够更好的帮助城市景观设计者从多个角度解决如今城市景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毅,黄金玲,龚兆先.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0,026(005):106-110,78.

[2]李海英.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知识,2016,v.36;No.247(03):47.

[3]秦军.城市景观生态的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探讨[C]//2013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