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路径

涂艳清

沙县第一中学分校,365050

摘要: 信息科技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并迁移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为信息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教师需要从具体的教学案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切实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思维;养成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360
基金资助:本文系三明市沙县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区课题“初中生计算思维与编程教学实践研究”(SXJYKT—22137)研究成果
文章地址: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这不仅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更是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深化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必须深入理解计算思维的本质,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调整教学思路,通过新颖的授课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切实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价值,并在实践中来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其信息素养。学生通过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以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能力、阐述内心想法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提升多种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路径

(一)营造良好氛围

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和心理都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对于学习可能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任何思维方法的培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得看课堂的主体——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学习这些方法论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从信息技术课程的角度来说就是如何搭建一个更加适合的课程视角,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计算思维将事半功倍。让学生能够以轻松舒适的状态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尽量选择与生活实际比较贴近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寻求答案,激发学生多样灵活的思维,保证课堂上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理解知识,而不是被动接收,让学生能够在具体信息技术知识的指引下激活潜在的抽象思维。

(二)注重基础教学

解决问题时,教师必须注重依据科学原理指导实践应用。对于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教师更应加强对认知基础的理解,并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这些知识枯燥、单调,教师可借鉴微视频、在线学习等信息化手段,将现代教育资源有效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效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以“认识计算机”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计算机主机包含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硬件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组装计算机的实践活动进行知识储备。而计算机不同硬件的作用不同,统一讲解后还会有学生混淆。因此,引入微视频、在线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通过有趣的微视频,微动画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作用,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不同型号、档次、性能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主动使用网络检索功能,同时为了更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还可提供专业的网站让学生自主探究,请学生展示分享查找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培养计算思维。认真备好课,精心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学习的热爱,并促使他们自发地投身于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术环境增添了活力,并且让学生从容地融入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生活情境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中强调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科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内涵更具实用价值。然而,目前信息科技课堂存在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相关问题时无法迅速反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学生将失去学习信息科技知识的动力,其思考能力也将逐渐减弱。对此,教师不妨构建信息科技与现实生活的栈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设定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的相关内容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展示几张不同时间,天气情况的校园照,让学生探究,哪张照片的校园景色最美,并说出理由。通过讨论发现每一张都有不足之处,进而引入新课的学习,还原照片的色彩。不只是生活中,尤其是在出去旅游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天气,光线等原因导致拍出来的照片并不令人满意,色彩不够真实,通过Photoshop,调整图像的颜色,获得满意的图像。此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经过Photoshop调整过色彩的图像,让学生感受两组图像的不同之处。此时向学生展示新的一组图像,让学生自主探究,调整图像色彩的不足之处。先分析图像的缺陷,确定修改方案后再进行实际操作,保证目标明确,避免无意义操作。教师以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为基础,将生活场景贯彻其中,从问题需求出发,根据需求分析,选择技术,选择软件,解决问题,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在生活中能灵活应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问题埋下种子。

三、结语

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信息科技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此前提下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活动,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焕焕.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学科计算思维培养——以“PS仿制图章工具”为例[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06):31-33.

[2]杨淑霞.关于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2,(2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