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林业采运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董春雨

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摘要: 林业采运工作主要任务是进行林木资源采伐和运输管理,采伐需要使用专业采伐工具,目前,林业管理部门正在研究提升采伐工作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方法。而运输工作需要使用专业运输车,在采运作业期间,经常会由于设备故障以及人员操作行为的问题,引发许多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着重结合引发问题的原因,研究了如何科学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希望能够降低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几率,推动林业采运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解决林业产业新时期的发展难题。
关键词: 林业;采运作业;安全防范
DOI:10.12721/ccn.2021.15708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林业种植工作不仅可以扩大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林木资源的合理采伐工作还可以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林业管理部门应当从林业采运作业的角度,研究提高采运工作质量及安全性的方法。这需要在常规工作流程中总结经验,分析出哪些环节存在安全风险,结合具体问题来创新工作方案。

1.林业采运作业中引发安全问题的原因

采运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采伐和运输,两项工作的侧重点不同,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不同。而基于每个环节都潜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现结合这两项工作任务的特点,对诱发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1.1采伐工作

新时期,我国的采伐工作开始向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使用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进行采伐,就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一些山区或是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等因素较复杂的地区,使得开采工作难度相对提高。如果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采伐人员自身工作行为得不到约束,也会在根本上影响采伐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缺乏对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系统的研究。也容易导致采伐工作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这些都是林业管理部门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1.2运输工作

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进行林业工作,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运输困难。加上木材的运输工作是户外工作,所以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安全问题,影响林木资源的经济价值。此外,如果运输时,运输车辆出现超载的情况,会在运输途中出现行车安全风险。比如,发生爆胎、侧翻等安全事故,影响运输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

2.针对林业采运工作制定科学的安全防范方案

采运作业安全问题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政策。而林业管理部门则应当结合这些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结构体系,做好日常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2.1生态发展理念

首先是森林生态采运技术理论研究,森林采伐技术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林业环境条件来做安排。林业部门通过研究和示范,来提高森林采伐速度和效率。前期采伐技术主要聚焦于采伐工艺上,传统的采伐工艺加大了费用成本,而且研究方法不全面。如今,我国正在研究从创新发展的角度,融入生态采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减轻采伐工作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次,是建立森林生态采运评价标准体系,森林生态采运工作要在森林开发理论指导下,探索生态高效和完善的林业技术和方案。

林业采运是危险性大、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行业。因木材作业区域大,并且采伐方式主要以择伐和间伐为主,进而给林业采运工作留下了隐患。林业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使每位职工都能提高安全素质。充分发挥林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认识到安全对员工的人身安全的保障作用。林业主管人员要提高采伐运输作业的合理性,加大对木材生产作业系统中人流、物流的有效控制力度,要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2.2采运方法的创新

基于传统工作模式下的采运工作经常出现许多安全风险问题,因此,为了降低采运工作难度,提高工作质量,保障工作安全。林业管理部门应当科学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制定新的采运计划。设计采运工作计划,结合不同规划内容来编制方案,同时要完善检查与监督方式,准确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采运经验,研究融入现代化工作理念及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从林间栽培管理、物流产业链建设等多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生态采运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及管理方法。并建立出新型采伐作业系统,通过提升对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视度,来确保采运工作合理开展。重点应以绿化环保为基础,找到新时期采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新研究环节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网络沟通平台,让内部人才之间可以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沟通,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3安全隐患排查

采运工作的安全问题会受到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以日常林间采伐工作为例,在工作开始之前,应严格做好设备的试运行操作,并结合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控制好每日的设备使用时长,避免设备长时间高强度运作而引发安全问题。同时,应当关注采伐人员的设备操作行为,规范操作方法是降低设备故障几率的关键前提。另外,应当进行采伐区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设置惩罚制度,来规范人们的采伐行为。最后,应在采伐工作结束后,做好设备清洁和保养工作,合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制定各种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操作方法,利用扫描仪辅助计算机对各级维护和润滑的关键点,按层次进行指导说明,力求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鲜明的指导性;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制定机械设备一、二级维护工艺卡,根据设备附件库的相关数据,按附件的型号建立台帐。

结语:采伐工作虽然是为了提升林业行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研究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方法。这需要转变工作思维,科学制定采伐计划。同时,应以创新为基础,优化采伐方法,提升采伐水平,可以从物流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最后,根据采运环节所引进的机械设备,定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及维修保养工作,以发挥出设备的使用价值,顺利完成常规的林业采运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宏雷,于泉.浅析林业采运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J].民营科技,2015,(4):221.

[2]贾福君.浅析林业采运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J].现代农业研究,2018,28(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