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研究

韩顺兰

黑龙江省嘉荫县教师进修学校 黑龙江嘉荫 153200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讲课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上课方式,促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能够有效开拓自身的学习思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1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以往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公式时,习惯通过题海战术反复检查自身的知识漏洞,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标,但是容易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综合能力,导致他们成为数学学习的机器。当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在探索数学知识点时,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搜集相应的几何图形。然后根据学生以往的数学考试成绩,分析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将其分成数学学习能力较好和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并将这两种类型的学生,交叉组织到不同的小组中,并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让他们结合多媒体中的内容进行现场观察。当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可以让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根据多媒体中展示的内容想象实物形状,并将课桌上与多媒体相符合的图形挑选出来,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目标。

二、通过分层提问的讲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讲解初中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分层提问的讲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数学课程来说,学生的创新思维包含发散性数学思维、逻辑性数学思维以及探索能力等。因此,为了提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率,教师在备课期间,应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所带班级的现实数学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重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学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哪些构成要素?当教师将问题制作好之后,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听课情况,分析他们的数学基础,将学生分成数学基础较好和数学基础一般的类型,并把这两类学生分成多个集体,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其他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思路,转换学生的理解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教师将学生分好集体之后,可以结合问题的难度,有序分配到不同的集体中,这样可以使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分层提问的教学模式中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为了防止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学习方向偏离的情况,教师可以走到不同的集体中进行询问,在询问时将原有的问题进行适当更改,帮助学生明确探索的方向。当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集体,推荐一名语言组织能力较好的学生,将该队负责的问题在班级上进行回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师生共同探索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这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引导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考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与其他课程不同,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点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转换,这样在做题中才能进行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可以通过师生讲课模式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讲解相应知识点,促使他们在讲解中转换自身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课时,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说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能够根据多边形内角和与外交和公式求多边形内角的度数和多边形的边数。由于这节课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把这些知识点划分成不同部分,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挑选知识点,并将挑选相同知识点的学生,组织成不同的集体,让学生进行探讨,要求学生在探讨中制订出讲课内容,并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所选的数学内容,拟订一条适合的题目,将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思路进行详细讲解,促使其他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学到更多的解题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学生的讲课能力有限,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知识点讲解不够完整的情况,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询问,促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够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分析自身的缺陷,并根据教师询问的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当学生讲课结束时,教师可以让不同集体相互之间进行点评,要求他们在点评中将其他集体的讲课优势和缺陷进行系统分析,促使其他集体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新型的讲课角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点评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系统讲解涉及到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的数学知识点变难,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数学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备课期间,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尽量选择适合学生的模式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分层提问的讲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接龙游戏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增强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代芳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外交流,2018(31):117.

[2]秦瑶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8(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