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期深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策略探究

梁月婷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博物馆,广东阳山,513100

摘要: 随着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宽泛,传统博物馆的运作方式必须进行改变以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本文针对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服务活动的意义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新时代符合群众需求的工作方式,旨在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新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创新
DOI:10.12721/ccn.2021.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博物馆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更加宽泛的文化服务,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服务功能,提升相关的工作,管理人员应基于社会群众角度出发,不断拓展活动形式,提高服务效率,注重当前信息化产业技术与博物馆活动的融合,在注重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渠道,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

一、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服务的价值

我国的近些年的经济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重视,博物馆收藏着我国的重要文物,不仅见证了历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后人有着足够的警醒和教育意义。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同时也是各城市的软实力象征,其中的参观者教育服务活动可以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也能将文化理念以及馆内特色服务进行有效宣传。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桥梁,对于提升博物馆知名度,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举办参观者活动也能更好地获取参观者的信息,根据参观者的兴趣进行馆内资源的充分开发。另外当前信息化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博物馆的相关功能有了更多应用方式,例如开发社交账号以及公众号等,能够对博物馆的活动进行线上宣传,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将更多的博物馆信息及时发布,让参观者掌握博物馆的活动方式以及变动信息,为参观者节省时间[2]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博物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机构,不仅肩负着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同时也肩负着宣传传统文化的责任。众所周知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保存和展览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当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博物馆应探索其创新形式的发展模式,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性,强调自身的文物保护和文化宣扬的双重责任,基于当前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并制定更加宏观的战略目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优化路径,既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效能,又要注重自身的文化传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博物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及发掘,同时肩负着一定的社会教育责任,需要根据自身的典藏资源,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文物故事,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过可歌可泣的事件,同时通过真实的文物以更加客观的事实传递我国的传统文化及思想。由此可见,文物博物馆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运行模式,而是要更多地进行文化文明的社会传承[3]

三、优化文物博物馆教育服务活动的具体策略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也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是我国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教育服务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服务对象单一、空间限制较大、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要根据新新形势下的行业要求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自身服务,基于参观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式创新,以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方式进行路径探索。

(一)强化博物馆的资金保障工作

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必须依托雄厚的资金才能完成。首先,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国家也对文物工作也有了更高要求,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对于文物博物馆提供了大量支持,对于后续的发展也重要的保障。其次,我国经济体系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因此博物馆的经济渠道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而是更多地进行全方位筹措,注重与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联合,打造共赢的局面,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保障是文物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以符合市场规律的形式进行模式转换和管理更有效激发博物馆自身的发展潜能[4]

(二)做好博物馆多样化展示工作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文物保护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博物馆也需不断的转换和创新自身的工作模式,强调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融合与运用。首先,各界学者也通过多角度为文物博物馆提供了研究理论作为工作指导以及参考,对于文物保护机制,以及文物展览提供了更多思考角度。其次,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当中,并研发了多种新型保护技术,为博物馆的展览以及文物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体而言,文物博物馆的发展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并结合社会多元化的理论与技术进行支持,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先进的理念融合,秉承科学谨慎的态度进行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要提高文物的展览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质量。

(三)注重数字化展览技术的应用

博物馆在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展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环境影响,即便是微小的影响也可能造成文物受损。现代的数字技术对于博物馆展览具有更强优势。首先,改变了传统展示方式的局限性,传统展览方式需要用四面透明玻璃柜进行全视角展览,但是即便这样也无法让观众了解文物全貌,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文物细节进行展示,同时还能将文物进行全新影像的放大,增大了文物的细节观察性。其次,传统文物展示中都是以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让观众接受知识,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互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约束问题,并能够针对观众的喜好进行信息订阅,同时信息传播也更具有趣味性,提升了观众的观察体验,能通过信息传递让将历史文化与文物背景相联系。

(四)利用多媒体优化服务环境

博物馆存有大量的纸质资料及文献,因此很多参观者都需要通过传统的借阅手段进行阅读,随着当前多媒体技术快速崛起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将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的参观者服务进行融合,有利于服务环境的改善,并摆脱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各地博物馆也认识到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并将自身的传统文献进行逐步数字化转换,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数字阅读资源与纸质资源有着较大区别,通过不同的载体对参观者进行服务,也就要求博物馆不断的拓展自身的工作维度,并根据服务环境变化,不断的优化调整管理模式,全新的体系为参观者全心全意服务。

(五)加强博物馆优秀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是保证博物馆教育服务的基础,因此博物馆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人员扩充。首先,建议博物馆与各大高校进行合作,聘请在校大学生或者老师参加博物馆的工作,以此提升博物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也可以与高校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在通过人才专业化培养和引进,增加自身的“新鲜血液”,促进博物馆的人才多元化发展。其次,聘请业内专业性较强的学者专业定期来到博物馆进行讲座,对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指导,并通过交流和沟通促进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文艺素养提升。最后,还要考虑博物馆中人员的积极参与,对于自身具有文博技能的人员可以采取聘用或者合作的方式,扩充博物馆人员队伍,引导多方面的人才积极加入,针对受到自身艺术素养、学识水平、专业能力限制的人员,尽快地进行定向培养,攻克创作难题,通过教师辅导、平台交流等方式快速提升能力。

(六)提升博物馆综合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的工作服务效能也必须跟得上社会发展形势,秉承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教育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方式开展博物馆工作。首先博物馆的管理层应该对于群众的文博需求进行调研,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分析和总结,基于我国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变迁,探究借助各类文博展示手段,提升服务教育的水平。其次,博物馆要多方筹措资金,更多地向社会寻求出路和资源,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宣传,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最后,博物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进行自我宣传和文博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博物馆的服务范围,也鼓励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博物馆的工作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的综合服务水平需要根据群众的需求进行创作,既要深度挖掘社会事件,也要将文博工作与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以此激发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我国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实证,同时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以及精神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承基地,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物博物馆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策略研究,既要强调自身的文物保护职责,同时也要提高文物的利用效率,强调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子孙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赵允茸.浅谈小馆如何做活博物馆社会教育——以靖远县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114-117.

[2]王敏.新时期如何有效发挥县级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30-131.

[3]屈鹏程.浅述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18-119.

[4]王玉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