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RCM技术在海洋石油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孙华龙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300

摘要: 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RCM技术,使设备能够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随着海洋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结合RCM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而确定有针对性的设备维修策略,并有效减少维修过剩等不良现象。通过保障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生产设备运行安全系数,能够加强对于维修成本的控制。
关键词: 海洋石油设备;RCM技术;管理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83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使用RCM技术的过程中,依靠风险和可靠性等方法,结合海洋石油设备系统的运行现状,对其功能和故障进行分析,识别其中的潜在危险,明确故障可能导致的后果。针对系统维修策略进行优化并完善,从而满足安全生产目标。

一、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

在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

首先,在出海过程中,能够为现场调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通过促进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分析设备的实际运转状况,并掌握维修、保养等多方面的内容。

其次, 通过组织相关人员,使其与相关岗位人员取得联系,促进RCM技术交流工作顺利展开。在听取意见的过程中,从RCM技术路线入手,并总结RCM技术的应用成果,将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最后,在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中,需要针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明确设备的历史故障记录,并进一步分析设备的说明书、图纸等资料。对于实际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由RCM项目组的相关成员,完成整理、汇总、分析等多项工作,掌握设备的基本信息。从维修维护资料、考察影响、设备运行以及设备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鉴于此,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对于所采用的故障频率等数据,通常来源于设备的运行过程,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及时提供有效数据。若存在无法提供数据的情况,可以参考行业内资料、专家经验或者相关数据库。

二、系统与设备的筛选

在所有相关设备当中,需要在筛选和识别的过程中,找出其中的关键系统和关键设备。随着维修活动的顺利展开,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维修对策,促进资源利用率随之提高。

在整个设备当中,需要针对关键的风险影响因素,对该类系统进行识别。再从中、高风险系统设备入手,对其进行合理筛选,保障中、高风险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中风险设备当中,从每一个失效模式入手,对失效模式和后果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可能会存在的风险,为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1]

三、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针对设备当中可能会发生的故障模式,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结合故障可能造成的影响,促进讨论工作有效落实。对于每一种故障模式,需要结合风险矩阵,完成相应的评价工作,且包含的评价内容具有多样性。例如:安全、环境、生产、损失、维修、成本等等。

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过程中,总结相关风险分析结果,确保失效模式项目数量计算准确性,并针对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失效模式,明确实际的数量,进而确定设备的风险等级。

四、优化维修策略

在开展RCM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中的具体要求,采用预防性的维护方法,针对维护工作措施进行优化并完善。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过程中,应掌握实际的分析结果,结合历史的检修维修状况,对相关记录信息进行完善。结合出现严重故障问题的部分,需要提前对其进行预防,避免事故发生程度逐渐严重。

在使用状态检测技术的过程中,与传统类型的预防性维修措施结合使用,使设备在运行时,能够持续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进一步降低了维修作业的实施成本。

(一)解决维修过剩问题

在现场中,需要采取定期形式,促进设备状态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结合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对其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估,并辅助频谱分析作业有序展开。结合现场人员的反馈,可以看出现场效果优良。在处于状态维修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根据相关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为维修、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导。

以离心泵类检维修为例,起初一般会采用泵类直接拆检进行故障检修的方法,并通过对中测试后,进行泵类试运转。所以,为了保障维修过剩等问题能够被妥善解决,可以针对上述方式进行改善,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总结检测结果时,促进检修工作顺利展开。对于低风险的设备,例如:化学药剂注入泵等,建议可以针对定期拆检等工作内容,及时对其予以取消。

(二)解决维修不足的相关策略

以仪表风空压机为例,结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容易出现声音异常现象。产生该类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例如:油路堵塞、油内含有较多铁锈物质,导致转子出现损坏等[2]

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可以采取定期形式,适当的增加化验油品,确保该项工作内容的设置具备实效性。对于空压机机头、管接头以及油缸,在使用过程中,若存在严重的锈蚀现象。或者对于承压设备来说,若受到锈蚀等问题的影响,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

为此,需要在设置除锈处理工作内容时,对该项内容予以适当增加。例如:在机头、油气分离器等部位,需要增加除锈处理工作内容,且周期保持在16000个小时。采取定期测试的形式,针对主、备机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检查,使该类关系处于正常状态,将其周期把控在30天即可。

结束语:在海洋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引入RCM技术,并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过程中,对相关维修计划进行优化并完善,既需要保障设备运行的经济性,还应使其持续处于安全、稳定且可靠的状态。随着RCM技术的不断推广,将其应用于海洋石油设备管理过程中,既能够保障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还能够合理管控维修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爱民,王颖,赵林. 基于LoRa技术在海洋石油出海物资承载具监控跟踪中的应用与实现[J]. 物联网技术,2022,12(09):111-113.

[2]谢雷,魏丽,李胜利,杨富广,于娜. 海洋石油工程电气设备的防漏电技术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2,(17):207-209.

[3]钟绍锋.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海洋石油钻井作业中的运用初探[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16):176-178.

[4]朱飞越,张国庆,齐江涛,刘宽禄,姚远. 在役海洋石油导管架阴极保护评估技术研究[J]. 石油和化工设备,2022,25(08):142-144+141.

[5]储德文,袁翀,陆少杰. 某海洋石油平台生产分离器修理技术分析[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38(07):63-67.